《戲夢人生》(1993) 片中的文山郡警察駐在所,可能是我目前為止找過最困難的取景地,將近一年的考查,才知道正確位置。
2023年,有幸向「杜哥」杜篤之請益,他說場景在銅鑼──侯導是有多喜歡銅鑼啊?
隨後請益幾名《戲夢人生》劇組人員,其中一位直接點名「老鷄隆」。孤陋寡聞的筆者,這才知道原來銅鑼還有「老鷄隆」和「新鷄隆」兩座與北台灣基隆毫無關聯的百年聚落,甚至驚訝銅鑼曾以天然漆料外銷日本聞名。但Google街景地圖左看右看,「老鷄隆」都不像有日式宿舍的地方啊?
《戲夢人生》(1993) 片中的文山郡警察駐在所,可能是我目前為止找過最困難的取景地,將近一年的考查,才知道正確位置。
2023年,有幸向「杜哥」杜篤之請益,他說場景在銅鑼──侯導是有多喜歡銅鑼啊?
隨後請益幾名《戲夢人生》劇組人員,其中一位直接點名「老鷄隆」。孤陋寡聞的筆者,這才知道原來銅鑼還有「老鷄隆」和「新鷄隆」兩座與北台灣基隆毫無關聯的百年聚落,甚至驚訝銅鑼曾以天然漆料外銷日本聞名。但Google街景地圖左看右看,「老鷄隆」都不像有日式宿舍的地方啊?
你對貢寮的印象是什麼?福隆海水浴場、舊草嶺隧道、海洋音樂祭,想必會率先浮現在大家的腦海裡。其實,貢寮區北端還有一處值得造訪散心的「雞母嶺」。
會來到雞母嶺,是因為發現侯孝賢《戲夢人生》(1993) 在此拍攝──大遠景,固定機位,二戰時期的台灣,「英美擊滅催進隊」隊員如螞蟻般,走過綠意盎然的梯田。起初認為是在三芝,後來翻查淡蘭古道的資料發現,這個景色竟在東北角的雞母嶺,促使了我認識該地的機緣。
「阿孝,阿婆帶你回大陸好不好?沿著大路走,沒過多久,過了河壩,就到了梅江橋。再走幾步路,就到了彎下了。」
「回大陸做什麼?」
「你好笨,阿婆帶你回祠堂拜祖先啊。」
這是筆者看侯孝賢《童年往事》(1985) 最喜歡的一段。阿婆帶著阿孝咕走了一趟回到故鄉的路,吃了冰,還在路上採了許多芭樂。隨著片末祖母仍記得帶著芭樂回家、靜靜地躺在榻榻米上去世,淚腺會不自覺潰堤。而這一切的原點,就發生在嘉義舊監獄宿舍群的盾柱木旁。
2024年9月28日,八里私立樂山教養院迎來90周年院慶,藉由一年一度園遊會的對外開放,筆者有了機會參觀新北市歷史建築八里樂山園。
漢生病 (Hansen's Disease),是過去人們所稱的痲瘋,又稱癩病。我對這傳染病的印象,主要來自《賓漢》(1959) 這部電影──賓漢的母親和妹妹隔離在山谷裡,耶穌受刑之後,他們的病痛奇蹟痊癒──當時罹患此病的人容易遭受社會歧視,並被隔離遺棄。由此可見,漢生病困擾著人類數千年。目前,台灣的漢生病盛行率已降至世界衛生組織消除漢生病之標準。
2007年,香港導演爾冬陞正在籌備電影《新宿事件》 (2009),主演成龍力薦到台灣的汐止拍攝,因為在他記憶中,汐止老街仍藏有幾分日式情調。不過,當時成龍因個人言論惹得民眾對他普遍印象不佳,因此這回勘景備受媒體關注。派製片來台看景後感到滿意、眼看水到渠成,竟不知為何,劇組還是去東京實地取景了,這讓汐止錯失在國際影壇亮相的機會。
小說家周郁芬 (繆騫人 飾) 在重複單調的日子裡尋找創作靈感,丈夫李立中 (李立群 飾) 是醫檢師,兩人生活平順,但是夫妻之間已經只剩沉默。李立中趁著組長驟逝之際,中傷同事小金 (倪重華 飾) 以取得代理組長之職,自以為改善生活的同時,也能改善夫妻關係,但周郁芬已回頭與舊情人小沈 (金士傑 飾) 舊情復燃。
出院在家休養期間,淑安亂打惡作劇電話,把人都引到小強的暗室——其中一通謊稱與李立中有染,碰巧被周郁芬接到,這也竟給郁芬帶來靈感,開始將相關情節寫成小說...。
林佳莉 (張艾嘉 飾) 是小鎮醫生的女兒,目睹大哥佳森 (左鳴翔 飾) 因為志趣與愛情橫遭阻攔,而變得頹唐喪志。父親獨斷為她安排婚事,毅然地抗拒父親的安排,離家出走並且和大學時代認識的男孩程德偉 (毛學維 飾) 公證結婚。
大哥往昔的女友青青 (胡茵夢 飾),自從她和佳森分手之後,她對情愛完全絕望,於是遠渡奧地利進修音樂,雖然如今已經是一個知名的音樂家,但是內心仍然空虛悵然。
直到有一天,某處海灘發生了一起命案,死者可能就是佳莉的丈夫德偉。
阿隆 (侯孝賢 飾) 與阿貞 (蔡琴 飾) 是一對交往很久的情侶。阿隆在大稻埕迪化街經營布行,抱持老式的行為及價值觀;阿貞則是建築公司高級助理,深受上司梅小姐 (陳淑芳 飾) 重用,出入東區、生活較傾向於新興中產雅痞階級。
然而,阿貞因公司遭併購而失業;前同事 (柯一正 飾) 因家庭問題內心鬱悶,找不到出路的兩人,逐漸曖昧了起來。年輕時代曾是少棒好手的阿隆沉溺昔日榮光,又與舊情人阿娟 (柯素雲 飾) 情意未絕。
阿隆與阿貞因生活型態與價值觀的歧異,逐漸產生隔閡。兩人原計劃移民美國,但賣房籌措之資金,不得不轉用幫做生意失敗的阿貞父親解困。這時阿貞與妹妹阿玲 (林秀玲 飾) 的朋友們打成一片,並吸引其中一名年輕人注意...。
楊德昌執導的第二段《指望》,描寫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小芬 (石安妮 飾) 與喪偶母親 (劉明 飾) 和姊姊 (張盈真 飾) 三人相依為命。家中房間出租給一位男大生 (孫亞東 飾),內心裡萌生浪漫想望的小芬,初潮也悄悄來臨。作為楊德昌出道茅廬的電影短片,古典樂的流淌交織下感性而獨特。「這部短片表現出國片中對發育期少女心理少見的深入描寫...組成了一個單純少女感情心理的環境氛圍,美麗細緻中透露出同情和瞭解。」(摘自黃建業《人文電影的追尋》)
雖然不住西門町或萬華,不過為了看場電影,我願意搭乘公車跨越淡水河,來到西門町。從童年記憶、學生時代到沉迷於藝術院線以來,就跑過幾趟中影真善美。儘管日後多出光點華山、松菸誠品、TITAN廳等新選擇,西門町依舊是自己看電影的朝聖之地。
我對西門町整個街廓十分熟稔,但是巷弄間其實藏有許多未知的古老故事,我未必瞭解,而透過拜讀前輩口述、撰寫的文章之後才恍然大悟,增廣見聞。如同短短的漢口街二段,竟有不少值得繼續深入探索的題材與記憶。
台北市有幾條已經消失、卻在藝文作品中留名的小街,像是舒蘭街、汕頭街、克難街,還有今天要提的漳州街。
完全是因為日本東映出品、導演山下耕作來台灣取景的電影《龍虎雙俠》 (大陸流れ者, 1966),將漳州街一帶偽裝成香港貧民區,促使我逐步找跟漳州街有關的資料來讀。
![]() |
根據1967年臺灣百年地圖,標示出這回踏查舊漳州街的相關地景位置。 截圖並修改自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 |
1970年代,南海路向南延伸段和中華路二段的開闢,將呈現弧狀的漳州街截彎取直及重疊合併,從此自台北市街道地圖除名。如今還能找到漳州街的蛛絲馬跡嗎?其實,門牌重新編制後的南海路93巷、138巷 (一說還包含部分中華路二段363巷),正是昔日漳州街所遺留的遺跡。
原本早已耳聞多時的台鐵新店線 (萬新鐵路)、排水溝「赤河」等,這些過去沒那麼注意的地景,隨著這回臨時起意的小小踏查,竟在我眼前再度聳立起來。
![]() |
1967年的汕頭街及大埔街,隸屬雙園區,紅點為汕頭街派出所位置。 截圖自中研院臺北市百年歷史地圖。 |
隨著1980年代鐵路地下化工程的興築與完成,雙園區遭撤除,汕頭街自台北市街道地圖消失,多數路段已與艋舺大道重疊,原本的繁華歸於沉寂,變成安靜平凡的老社區。鄰近曾經屬於汕頭街的巷弄編制也就此四散。
不過,汕頭街遺跡總比漳州街和克難街留的多,像是台北堂餅行前一小段雙線道,還有街尾靠近西園路、殘存獨立的汕頭街11巷,皆可想見當初整合之困難。
![]() |
《主席》(1969) 電影截圖,旭川運河與林開郡洋樓。 © 20th Century Fox |
當大家提到在基隆取景的好萊塢電影,不免會聯想到勞勃懷斯執導的《聖保羅炮艇》(1966),把基隆充當上海外灘。2022年城市博覽會期間,林開郡洋樓首度對外亮相,這部名片一再被提起。但真的只有《聖保羅炮艇》捕捉到林開郡洋樓的風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