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1

【台北市】電影《大蛇王》取景地.大隱於市的成功國宅

記得是看史丹利庫柏力克的《發條橘子》,為了呈現原著安東尼柏吉斯描繪的近未來時空氛圍,劇組特地蒐羅英國當時的建築雜誌,選擇具有未來色彩、卻又極簡帶有冰冷感的建築空間,如以粗曠 (Brutalism) 建築聞名的布魯內爾大學、地下道、日本花園等,以及位於倫敦南郊的 Southmere Estate,用於主角亞歷克斯的住家。這片1960年末建起的大型高樓住宅區,每棟高樓皆長相相同,日常生活自給自足,包括學校、工廠、商店街、藥局等等,並用廣場、空橋等公共空間互相聯繫,實踐現代城市生活的烏托邦,滿足庫柏力克的想像。

因為走訪本土特攝災難怪獸電影《大蛇王》(徐玉龍,1987) 取景地的關係,才關注到被我忽略已久的大安區成功國宅。從復興南路繞進成功國宅,對於眼前出現拔地而起的建築群,感到相當驚訝。

原來在台北市精華的都市核心,能有一座巨型眷村社區,擁有開闊的人行徒步廣場和蓊鬱綠帶,陽傘雅座散佈,環境堪稱靜謐,以及豐富的生活機能,郵局、家樂福、診所、幼兒園、圖書館、停車場一應俱全,附近也有醫院。感覺社區裡的社團娛樂也很豐富,目睹暗時準備放映威廉惠勒的《錦繡大地》。



爬了下資料,成功國宅原址為隸屬陸軍總司令部、孫立人任職陸軍總司令時所建的成功新村,昔日眷舍皆屬連棟式磚造或半磚造老舊平房,巷弄狹窄、公共設施不足,且建物年久失修,陸軍總部逐與台北市政府合作,將成功新村改建國民住宅──現在網上還找的到陸軍總司令郝柏村及台北巿市長李登輝簽約的合影──最終於1985年竣工。《大蛇王》來此拍攝的時候才落成不久,所以能在影片一隅看到「接待中心」的廣告。


(1)



(2)




(3)




(4)




(5)


若不是熙攘來往的人們與老舊斑駁的外牆,或許會瞬間將我拉離現實,進入到《發條橘子》的未來世界裡。自己本身對整齊劃一的建築群有所偏好,成功國宅的造鎮案例未來會進入台灣近代建築史當中嗎?這應該交由對建築有研究的朋友來發揮。

在成功國宅走走拍拍,接著去吃芝鄉涼麵。兩年前到北師美術館看《甘露水》,飢腸轆轆,發現沿街店家皆沒開,僅芝鄉開著,結果一試雙醬涼麵,蠻符合自己的口味。這回順道前來,燜熱午後吃涼麵最為過癮。

◎ 原文刊載於島國拾影粉絲團,完稿於2023年6月8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