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3

【基隆市】基隆塔.蔣經國像.石坂公園駁坎階梯


基隆市境內百分之九十五為丘陵地,因此多數房屋皆沿山壁興建,高高低低的階梯更是隨處可見。雖然居民早將之視為日常,但在我這名外地人眼中,這是基隆充滿電影感的一大特色。

基隆港東岸近年的新地標基隆塔,即將開幕屆滿一年了,我反而是初次拜訪。以港口常見的橋式起重機為設計發想的基隆塔,構思源自前市長林右昌,他期待國際郵輪停泊基隆港時,遊客可以搭電梯上基隆塔展望海港,徒步到小基隆山的主普壇和中正公園遊覽。

新聞稿寫著:「基隆過去缺乏國際級地標,基隆塔未來是重要地景景觀,旁邊是郵輪旅運中心,基隆港在疫情前一年就有超過百萬人次郵輪旅客,未來觀光客消費就能往這帶動,未來從廟口商圈沿經哨船頭 (義重町),連結上希望之丘……。





這一天正逢平日,多雨的雨都基隆,難得迎來陽光普照的舒適天氣,不過基隆塔沒什麼遊客,連景觀書店遠見人文空間也空蕩蕩。






站在塔端眺望基隆港區全景,實在是心曠神怡。作為對外開放的公共設施,日後基隆塔的營運肯定要大筆經費維護。只是若開始對外縣市遊客收費,肯定吸引不了人潮。這陣子,基隆塔還傳出跳塔輕生事件,當初吸引遊客的美意,反而成為市府將會面臨的財政、社會壓力。

許多遊客逛基隆塔,通常都是走上主普壇後,往東繞至山腳下的信二路防空洞收尾,不妨試試往西走吧!這回參考粉專「海。嶼。足跡」於2022年舉辦「山上跑跑—中正公園山徑尋寶圖」活動時、所製作的正義里散步地圖,徒步展開迷你的港都散步。

穿越鵲橋底下、從正義路2巷的狹窄緩坡往下走,不久柏油路結束,變成又陡又長的石階,由於汽機車無法通行,就此隔絕了城市的喧囂。在社區中的階梯迷宮亂走,很擔心會迷路,但只要抱持著一個想法:「往山下走就對了。」總不會錯。

來到正義路74巷的轉角一處民宅門前,呈現坐姿的蔣經國像躍入眼簾。

根據海。嶼。足跡介紹,這尊塑像是1988年由陳昭明先生塑造,當時正逢蔣經國逝世。最初規劃要放在基隆紅淡山,但後來因為某些原因放置此地。這座蔣經國像目前是基隆唯二的蔣經國像,另一座現存於八斗子,據說還被供奉起來了。

正義路一帶街區,保有靜謐的懷舊氛圍,彷彿時光停滯了。

轉進信五路2巷,有一小段通往山頭的駁坎階梯,據推測建於日治時代,極有可能為過去進入石坂公園的出入口之一。石坂公園的歷史就得談到石坂莊作 (1870-1940)。

石坂莊作是日本群馬縣原町人,1896年以軍人身分來台,30歲那年定居基隆並從事度量衡器材生意,為人熱心公益,致力於基隆的社教文化發展,像是創辦台灣首座私立職業學校「基隆夜學會」(光隆家商前身) 、「基隆婦人會」,設立的「石坂文庫」是台灣第一家免費開放的公共圖書館,他所開闢的私人園邸「石坂公園」後來也捐給基隆市,戰後變成中正公園的一部分。



如今這小段潮濕的山徑,還能通往中正公園和主普壇,綠意盎然的古老石砌駁坎伴隨。不禁使我想像昔日遊人從這走向石坂公園的景象。



信五路和正義路交叉口,還有一幢荒廢多時的國際旅社,馬賽克拼貼的建築外觀,十分引人注目。據聞這裡曾是港口水手的溫柔鄉。我想,還有許多故事待後人察覺。

【旅行日期】2024年11月30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