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27

【屏東市】劉記早點.崇蘭蕭氏家廟.456藝術巷弄



泰半國人記憶裡,屏東幾乎與墾丁劃上等號,豔陽下的沙灘閃爍熠熠棕櫚樹婆娑搖曳,慵懶的度假氣息,是許多人對墾丁的美好想像。若你期待能在這篇遊記目睹蔚藍的巴士海峽,那你可能要大失所望了。儘管如此,你仍能透過筆者的步履,感受屏東散發的歷史與活力。

因為親戚定居屏東市,所以很慶幸自己有機會探索這個處於內陸的南國首府。屏東市古稱阿猴,座落於台灣第二大平原 ── 屏東平原,地勢平坦、物產豐饒,是平埔族阿猴社的故地。今日屏東市人口約二十萬,是全台人口第二多的縣轄市,隔著高屏溪,與高雄市相望,交通便捷、生活機能豐富,乃屏東縣的縣治及首善之區。



屏東市區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騎乘單車,來一趟城市旅行恰恰好。抵達屏東的隔天早晨,我便向親戚借了台卡打車,展開一日的阿猴之旅。話說一日之計在於晨,當然要先填飽個肚子,才好上路。要品嚐道地的眷村美味,請別錯過近年內才遷居勝利路、頗負盛名的傳統中式早餐店 ── 劉記早點

日據時期,屏東市即是重要的軍事根據地。1937年,屏東市進行都市計畫,開始興建棋盤式街道、築起大批日軍宿舍,原是為了提供給原來駐防的「飛行第八聯隊」所擴編成的「陸軍第三飛行團」的軍人及眷屬所居住。光復後由國民政府接收,安置從中國來台的軍眷,形成「抗日人住日本宅」的諷刺局面。

那年是1949年。一百多萬國民黨軍隊及家屬帶著不同的鄉音、記憶和戰後創傷,從中國遷徙台灣,陸續為之建起七百多座眷村。眷村裡來自各省居民,有著南腔北調的各地方言以及大江南北各樣的「鄉愁」料理。這些家庭保留著中國各省的風土人情,以獨特的聚落形態,發酵出獨一無二的眷村文化。當其他地區的眷村陸續遭到改建,屏東市猶如時間停滯似的,無論是眷村街廓格局,還是各式各樣的眷村美食、麵點,稱得上台灣保存最完整的區域。


店門口的斗大鐵盤,蔥花大餅、燒餅、胡椒酥餅,各個烤得金黃酥脆,香氣撲鼻,聞之叫人垂涎三尺。來到中南部最大優點,就是物價遠沒有台北貴,而且料多味美,可以吃得很飽。從九點多就已大排長龍的情形來看,劉記想必是有口皆碑的。



小籠包熱騰騰冒著蒸氣,兩大塊蔥花餅,配碗鹹豆漿,美味豐盛的中式早餐。



小籠包的外皮有如肉包般紮實,肉餡鮮美、飽滿多汁,一口咬下、湯汁瞬間溢出,滿口瀰漫著蔥香。一粒一粒下肚,非常有飽足感。



鎮店招牌、單價十二元的蔥花大餅,麵皮蓬鬆,咬勁十足,白芝麻更是增添風味。

平時習慣喝加糖豆漿,這回難得點碗鹹豆漿嚐鮮。熱騰騰的豆漿滑嫩順口,泡軟的油條、蝦米及蔥花適當地加分,意外的喜歡!萬萬沒料到這早餐一吃,已經相當飽足,午餐就這麼省下了。要是在台北,哪會有百元內就能省兩餐的道理呢?


吃飽喝足,繼續騎車上路,遵循崇蘭舊道,往下個目的地前進。屏東市有處入選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的縣定古蹟,名曰崇蘭蕭氏家廟。儘管黃袍加身,但蕭家祖廟仍舊靜謐地隱身於崇蘭里的巷弄深處,不那麼張揚,等待有心人士尋訪。


崇蘭蕭氏家廟落成於西元1880年 (清光緒六年)。崇蘭蕭家來自廣東省惠州府,西元1740年 (清乾隆五年) 期間,蕭家開台祖 ── 蕭維天 (1715 ─ ?) 隻身來台打天下,最終落腳阿猴。蕭維天最早是拓墾務農,爾後創立「蕭珍記」商號,經營糖、米貿易致富,且對屏東地區開發有著卓越的貢獻,例如興辦屏東書院、修築水圳、道路等,蕭家子弟亦都很是爭氣,出過九位秀才、三位貢生哩!

阿猴城內流傳著一句話:「崇蘭蕭,三日沒煮祙飫。」足見蕭家與屏東關係密切,極具影響力。甚至可以這麼說,蕭氏家族史,可謂一部屏東開發的見證史。



蕭家長年文風鼎盛、家族聲望抵達高峰,後世為緬懷祖先蕭維天的開台功績,在其故居興建宗祠,即蕭氏家廟。西元1927年 (昭和二年) 進行整修,並於家廟旁設立漢文學堂「課餘軒」,蕭家對文教事業的重視,可見一斑。




建築立面的門聯「崇蘭在室和氣所生,老竹當天清陰可托」,書卷造景的竹節窗,兩側牆堵的「抱水」、「環山」等,以及五彩繽紛、蘊含故事性的交趾陶,充分展現書香門第的風貌。









蕭氏家廟不單是祭拜祖先之所在,更是凝聚蕭家後世團結的精神依歸。前方是片早年做為公曬穀場的腹地,角落矗立著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榕樹,欣欣向榮,庇蔭崇蘭里世世代代的子孫。


竣工於日據時期的課餘軒2004年時,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積極作法,引導蕭氏家族及崇蘭里里民共同參與,發展成為阿緱 (ㄍㄡ) 地方文化館,作為崇蘭社造故事及城市記憶的展示空間;並且結合社區營造力量,以藝術介入空間方式推動社區環境改造,繼續延續推展地方文化的使命。











利用學堂改建的文化館腹地不大,展示當地藝術家創作的剪黏工藝作品,各個維妙維肖逛完蕭氏家廟,不妨順道來參觀課餘軒。


因為蕭家,崇蘭聚落才得以興起;時至今日,開庄已有280餘年的歷史了。社區總體營造意識逐年增強,為了讓老社區展現新氣象,藝術造街的構想便呼之欲出。


博愛路456巷,這條長約四百公尺、寬僅兩公尺半的牛車道,曾是家廟唯一的連外道路,貫穿整個崇蘭聚落。聚落裡遍布古意盎然的閩式磚造老屋,粗獷質樸的面貌,乃台灣農業社會典型縮影。如今,代表南國熱情的扶桑花進駐,以斷垣殘壁作畫布的彩繪牆,為崇蘭社區平添不少生氣。










 鑽進曲巷,仍可見到穀倉、古井、三合院落,憶舊情懷油然而生。





造訪同時還巧遇美食節目劇組出外景。製作人佇立一旁緊盯,催促迅速拍罄,好趕下一個行程。拍了數場頗具戲劇化的 take,攝影師再補幾顆空鏡。OK!轉場!

逛完456巷,令我開始浮想聯翩。這陣子台灣不少鄉里為了發展觀光,都想透過彩繪一途來博取遊客的青睞。固然純屬美意,但是一窩蜂似地跟風,甚至出現沒有版權意識的荒謬現象,真的是良性的「文創」發展嗎?



【劉記早點】

地址:屏東市勝利路206-5號
聯絡電話:08-766-0395
營業時間:4:30 am ─13:00 pm (周一公休)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