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花蓮出生的友人告訴我,廟口紅茶是他童年時代,最喜歡的好滋味。如今,讀遍坊間推陳出新的旅遊書刊或是部落客網誌,幾乎都會將廟口紅茶列進花蓮市的必訪景點。「沒想到,現在居然紅遍全台灣了!」原本視其為私房首選的友人,就像秘密基地被大人發現的小朋友般,顯得悵然若失。
起了個透早,循著昨日夜遊路線,拐個彎,即進入了溝仔尾。因為比鄰花蓮舊火車站,溝仔尾不僅是昔時花蓮市最熱鬧的街區,亦是著名的風化區,茶室酒樓處處林立;越戰期間,花蓮港曾為美軍休假的港埠之一,更促使這塊整齊方正的街域,添增不少妖嬈的異國風情。取自中國城市的路名,日式房屋藏匿洋氣的怡紅院,日、英、台國語交雜,五零年代的溝仔尾,是多麼地令人好奇呀!況且,多少悲涼的妓女傳奇,是不為我們所知的呢?
《偷窺大師》、《玫瑰玫瑰我愛你》…… 透過在地文學巨匠陳黎及王禎和的揶揄嘲諷,多少能感受當年溝仔尾的鶯聲燕語,是有多麼地驚人。如今,隨著火車站遷移他處,這一切歸於沉寂。溝仔尾不再繁華,但也留下不少蛛絲馬跡,靜待旅人自行探尋。
「附近街上一座簡陋的三層樓木屋,看上去是新造的,獨門獨戶站在一小塊空地上,門口掛著『甲種妓女戶』門牌。窗內燈光雪亮,在放送搖滾樂……兩個年青的女人穿著短旗袍,長頭髮披在背上,彷彿都是大眼睛高個子高胸脯,足有國際標準,與一個男子在跳搖滾舞。」── 張愛玲 《重訪邊城》
1961年,張愛玲先訪台灣、再訪香港,完成了生平最後的著作《重訪邊城》。其中台灣的段落,她伴隨王禎和遊訪花蓮市,將其旅行所見轉化為精煉文字,替溝仔尾留下珍貴的風土紀錄。
「花蓮的廟比台北還更家庭風味,神案前倚著一輛單車,花瓶裡插著雞毛撣帚。裝置得高高的轉播無線電放送著流行音樂……
「花蓮城隍廟供桌上的暗紅漆筊杯像一副豬腰子。浴室的白磁磚牆。殿前方柱與神座也是白磁磚。橫擋在袖案前的一張褪色泥金彫花木板卻像是古物中的精品。又有一對水泥方柱上刻著紅字對聯。忽然一抬頭看見黑洞洞的天上半輪涼月──原來已經站在個小院子裡。南中國的建築就是這樣緊湊曲折,與方方正正的四合院大不相同。月下的別院,不禁使人想起無數的庵堂相會的故事。
」
張愛玲書寫的城隍廟,樸實無華,惟歷經改建之後,面目全非。往城隍廟斜對角的雙層磁磚老屋走去,聽聞人潮喧囂聲,就表示廟口紅茶到了。
裝潢樸素、只有星期三休息的廟口紅茶,距今已有三十多年餘歷史,對老花蓮人而言,是最熟悉不過的一家店了。最初,這家店可是二十四小時、全天候營業呢!至於為何如此,如前面所述,溝仔尾夜生活的人多,越晚越熱鬧,紅茶店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好,最後乾脆做二十四小時,順道賣起宵夜了。可惜,全年無休已成絕響,現今的營業時間已改為早上六點至凌晨整點,星期三公休,大家不要白跑一趟喔。
廟口紅茶最惹人注目的噱頭,就是這三根「鋼管」。以傳統方式煮泡出來的紅茶及其他飲品,都存放置二樓,透過特殊的鋼管設計,使飲料如坐垂直溜滑梯般傳導至一樓。若當您要點杯紅茶(25元 / 大杯),只需水龍頭一開,甜美甘醇的紅茶便清涼入杯。
除了紅茶,這裡還有賣三明治、蛋餅、沙拉麵包、肉粽、杏仁茶、花生湯等等,種類繁多,可謂應有盡有。若還吃得下,別錯過玻璃櫥窗內別緻的「大」西點 (150元 / 1包),草莓、原味任君挑選。一咬下去,砂糖裹著厚實麵皮,猶如「台式馬卡龍」,濃濃的古早風味。
這裡限量販售的「泡麵」(40元) 亦值得一試。油蔥酥提味,濃郁的沙茶再打顆半熟蛋,就像是夜半苦讀時的絕佳良伴。廟口紅茶真是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真是有趣!多少能體會我那友人的心情了。
溝仔尾的南京街,還有另一間黎明紅茶,同樣是在地紅茶名店。可惜早餐吃太飽了,所以就待下次來品嚐吧。
【廟口紅茶】
地址:花蓮市成功街218號
電話:03-832-3846
營業時間:06:00 a.m.- 00:00 a.m.,週三公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