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女中,昔日的花蓮港高等女學校 |
人類自古逐水而居,賴河維生。一座城市,甚至一種文明,也往往因河流而誕生、因河流而繁榮、因河流而偉大。羅馬之於台伯河,巴黎之於塞納河,台北之於淡水河 …… 那,花蓮呢?
悠悠流過市區、最終注入太平洋的美崙溪,其上游水源供應了花蓮市及吉安鄉的家戶用水,是花蓮市的「母親河」。這條溪流不僅乘載花蓮市的發展軌跡,蜿蜒如蛇行的曲流,為大地增添了柔軟的線條。遙想當年,日本人一定也被眼前的秀麗山川所吸引,逐於下游出海口兩岸,進行諸多影響花蓮發展甚鉅的都市規劃。
從明禮路拐入菁華街,繞著花崗山麓往美崙溪方向前進。菁華街躲在市中心一隅,蟬聲繚繞,風吹樹影,是市區內難得的僻靜之地。街底有座橫跨美崙溪的菁華橋,是花蓮市最具特色的美麗拱橋,亦是日據時代,聯繫美崙地區通往花蓮港街的吊橋捷徑。從最初的吊橋到今天的紅色拱橋,歷經世代交替,見證了花蓮港街到花蓮市的歷史變遷。
菁華街到軒轅路口的舊火車站,日據時期稱為「朝日通」。而這座連繫美崙溪兩岸的吊橋,也就稱為「朝日橋」;光復之後,朝日通改名為菁華街,朝日橋自然也改稱菁華橋。在當年,「朝日橋」北接自來水廠及松園別館,南連林業出張所、花蓮港高等女學校、花蓮港街等總督府各官辦機關,這條「朝日通」,是花蓮港街政治、軍事、經濟與教育的主要集中地域。
很難想像如鄉村般靜謐的菁華街,曾經擁有過那麼重要的政經地位。儘管物換星移,我們仍能透過柏油路兩側的老建築,窺探菁華街舊日的輝煌歲月。走過花蓮女中正門,會發現蓊鬱綠樹掩映間藏著一幢簡單典雅的小洋房,若不仔細瞧,還真容易錯過呢。
菁華林苑興建於1919年 (大正八年),最初是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所使用。1929年 (昭和四年) ,總督府殖產局營林所東部出張所遷入辦公,主要接受花蓮港廳及台東廳委託負責造林任務。1942年(昭和十七年),再改稱「花蓮港山林事業所」。
台灣光復後,花蓮縣政府接管了日本人留下的木材事業,但歷經多次變數,從省政府農林廳輾轉林務局,直到1960年正式宣告裁撤。菁華林苑成了閒置空間,長達四十餘年無人過問。2002年,花蓮縣政府公告其為「歷史建築」;2003年,又以「花蓮港山林事業所」之名公告為「縣定古蹟」。菁華林苑在台灣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中,被選為第五十五名。
菁華林苑外觀簡約大方,素雅端莊,仿造西洋文藝復興時期風格,幾何對稱平面和優美比例的拱門圓弧,充滿古典語彙。當初在設計時,亦有考慮到當地氣候,而加高了門檻並在屋簷下設通風口,以應付淹水與颱風的威脅。
洋房四面圍繞的院落,植滿樟樹、瓊崖海棠等常綠植物,林木扶疏,綠意盎然。待羊蹄甲開花,相信又會為這片庭園增加不少生氣。
與菁華林苑相鄰,日據時期建成的街廓與民宅,至今保存尚稱完好,有點昔日台北青田街的古樸氣氛。
舊式排水溝現在也不多見了。
在菁華街的日式住宅區裡,有一棟人去樓空的洋樓遺跡,叫我好奇不已。上前一看那有些年紀的鑲嵌石碑,律師黃昆彬,何許人也?根據2006年一篇聯合報的專訪,才發現這位黃先生可是位傳奇人物。不僅是名德高望重的律師,亦是位充滿才情的作家。
黃昆彬曾言,過去五十年,天天寫書類、答辯狀,荒廢文藝創作。因此,他寫小說要經過兩道「手續」,先用日文寫再翻譯中文。台灣文學前輩葉石濤、楊逵都是他的同班同學。
跨越中正橋來到美崙溪北岸,映入眼簾的先是沿著山壁延綿的大理石拼貼畫,雅致而不俗。而右側美崙溪畔的腹地,則有一大片日式住宅群值得駐足欣賞。
因地鄰軍事指揮中心 (今松園別館),1936年 (昭和十一年),日本政府決意於鄰近溪畔興建陸軍高官眷舍,全以檜木搭造、和洋風格混併,依官階高低分別入住。其中,當時花蓮的軍事最高指揮官 ── 中村明大佐便居住於此。台灣光復後,將軍府挪為眷村使用,國民政府兵工學校的少將單志成遷居此地,將軍府因而得名。
中村大佐故居背後還有一段感人的小故事。2001年,當年仍然在世的中村明,寫信給當時居住在將軍府的劉漢英夫婦,表達感謝他們家對於寓所小心翼翼的使用,使之未受到破壞。同時感謝他們在其拜訪昔日住所時,所給予的親切接待。
仔細端倪「夫妻樹」,中間樹縫是不是恰巧呈現台灣島的形狀呢?
格局方正、整齊劃一的將軍府宿舍群,儼然是一處規畫良好的移民聚落。每戶正門前都有迷你庭園,以及傳統的日式水泥門柱,石柱上皆鑲有象徵官階的標誌。
經過長年風霜雨露,這些軍官宿舍已顯疲態,但充滿古韻的歷史氛圍依舊勾引著我,不斷想像著每戶窗櫺木門背後,曾經住著什麼樣的人?發生過什麼樣的故事?
午後,涼風徐徐。漫步於將軍府,細品這座人文薈萃的城市,所散發的獨特魅力。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