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道三號下龍潭交流道,循113號縣道往石門水庫方向前行,途經泉僑中學、中山科學院後,不久就能見到往三坑老街的指標;左轉永福路,直抵三坑子。
三坑聚落,又名三坑子,因村中流經三條小水渠「蔗蔀坑」、「火劫尾坑」、「鴨母坑」,故得此稱 ──「坑」在客家話中,指的就是小溪澗或水渠。
位於大漢溪畔河階地的三坑,早期為原住民聚落,清朝乾隆九年閩、粵械鬥,粵人失敗後遷徙至此,所以三坑一帶多為客家族群。當地客家人與原住民常有衝突,為防範侵擾,築莿竹來防守,居民慢慢發展成自給自足的封閉式村落。
由於地處大漢溪貨物轉運樞紐,三坑早年是主宰龍潭、關西、楊梅、竹東的經濟命脈,也因此使三坑逐漸繁榮起來,原本的小小農村,逐蛻變成活絡繁榮的商業中心。貴為龍潭最早開發的區域,「龍潭第一街」的美譽不脛而走。
惟好景不常。日據時期,大漢溪日漸淤積,而日本人興建的桃園大圳屆時完工,因其溪水引自大漢溪,導致水位驟降,使得三坑從此喪失了水運之利。
人潮退去、盛況不再,這條曾經擁有過風光歲月的百年老街,隨之沉寂了下來。直至近年興起的懷舊熱,維持古樸風貌的三坑重新回到人們眼界,開啟屬於它另個世代的第二春。
三坑還有全長七公里的環狀鐵馬道,所以老街入口處處可見自行車出租,每逢假日想必生意不錯。聽說這條路線沿途綠野風光甚好,下次有緣再訪得來追個風。
老街入口左側的迷你溝渠,據傳是從山上流下來的第一道泉水,因為沒經過農田、沒受到農藥污染,水質清澈且無臭味,昔日婦女們時常在此浣衫話家常,如今溝渠一角還保有當時洗滌衣物的遺跡,洗衣用的石板變成有如小橋般的獨特造景。
想當然爾,三姑六婆聚在一塊兒,難免會交換情報、胡道別人是非,因此這裡成為散播八卦的源頭。村內的一名讀書人看不下去,索性就在溝渠畔的磚牆上,刻了一首耐人尋味的打油詩,寫道:「黑白水,黑白洗,若能洗盡人間黑白事,必然可說三坑為三康」,隱喻水渠可以洗淨衣物,如果也能洗盡人世間的流言蜚語,那麼「三坑」就能達到「三康」的境界了!
轉角水泥牆上,早年油漆的宣導標語仍清楚顯見。 |
曬菜埔 |
三坑老街並不長,只有短短兩百尺而已,從另一頭就能望穿盡頭的永福宮。街道兩側房舍新舊雜陳,右側多已改建現代樓房,而左側保存住傳統的步廊式街屋型態。古色古香的亭仔腳,舊式的店鋪格局,門板窗櫺刻畫著歲月悄然走過的痕跡,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或許是平日的關係罷!除了阿香菜包和廟口邊的飲食店,多數商家都未開業,靜謐佔領了一切,彷彿時間停滯在這小小的客家庄。尋常生活的況味、沒有過度商業氣息渲染,真正的「老街」莫過於此。
步廊式街屋是排連結在一起的屋厝,並共用夯土砌成的磚牆。屋前的亭仔腳 (騎樓) 能夠遮風擋雨,讓行人便於遊走其中;而屋子閣樓的窗戶,可以用來調卸貨物,另外也具有空氣流通及防盜功用。只是,若不慎發生火災,這種建築模式相當危險。
電視劇之前有來取過景,水泥樓房門面有重新整建過。 |
古意盎然的雜貨店。 |
這家的櫻花啤酒招牌,是從日據時期保存至今的老古董。 |
門牌五十七號的飲食店,同時也是里長辦事處。 |
數百多年以來,永福宮接受歲月的洗禮,默默的庇護著老百姓,並為三坑子的滄桑歷史做見證。廟內原本是主祀三山國王,後來改以主祀三官大帝 (三界公)、配祀三山國王,因此又稱三界公廟。
現今永福宮正在進行整建工程。
逛完老街,別忘了穿梭永福宮周遭狹窄曲折的巷弄,將會有更多的新奇發現。
取永福宮以西小徑前行,拐個彎,視野瞬間豁然開朗。青錢第古宅矗立於遼闊田野之中,遠望之,猶如藍蔭鼎的風景水彩畫再現。
張氏古厝青錢第建於清光緒二十年 (1894年),「青錢第」是張家新取的堂號,他們真正的堂號是依地名而取的「清河堂」。會改堂號之緣由,係因張姓祖先經商致富,曾發行「青錢」賑災,災民可憑青錢至錢莊兌換銀兩,因而受到皇帝表彰,賜與「青錢第」之封號。
所謂的「青錢」是早在中國唐朝就流行的青銅幣,古制錢以含紅銅六成者稱「黃錢」,紅銅五成者稱「青錢」。
這座已有百年歷史的三合院,政府曾有意登錄三級古蹟保護,但因屋主反對而作罷。這回造訪青錢第,發現正身竟換上鐵皮,醜陋難看、古味盡失。台灣人的古蹟保存意識至今依舊薄弱,難免令人嘆息!
我的奶奶與青錢第合影。 |
適逢休耕季節,田野間倒是種起成片的波斯菊,賞心悅目,看著挺舒服。
離開三坑老街,我們轉向附近的十一份「石門活魚街」 (文化路),選擇在王朝品嚐久違的活魚。對咱家老奶奶而言,這可是重頭戲呢!
現場捉魚的話,太大隻我們會吃不完,所以直接單點為主。
糖醋、酥炸、蒜泥、豆瓣.....風格多變的吃法,肉質鮮美、毫無泥腥味,讓奶奶讚不絕口,直呼有緣還要再來。看來石門活魚真的在她心中佔有一席之地呢!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