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5

【台北市】尋訪種能洞 ── 閻錫山故居

每當亂世之際,英雄輩出。閻錫山 (1883─1960),這位坐鎮山西三十八年的「山西王」,一生經歷同盟會反清、辛亥革命、洪憲帝制,乃至軍閥亂政、中原大戰、八年抗日、國共內戰,最終隨國民黨來台,親身參與所有近代中國重大歷史事件,政治地位卻始終屹立不搖,可謂「亂世諸侯」。是非功過,時人或後人眾說紛紜,各持一詞,但不可否認的,他是那個特殊年代無法忽略、極具爭議的傳奇人物。





國民政府遷台後,閻錫山還曾擔任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歷經大風大浪的他,卸任後率六十多名部屬避世陽明山,買下日本人遺留下的茶園,親自設計「種能洞」,過著潛心研究、與世無爭的隱居生活,從此便在台灣度過人生最後的十載光陰,未曾回返他的故鄉。1960年5月23日,閻錫山以78歲高齡病逝,安葬於距離故居不遠的斜坡上。







他的部屬們,就這麼看守他的故宅和墓地,直至終老。半個世紀過去了,老兵一個接一個故去,殘存的幾位老兵,也到了八十多歲的高齡,再也無力管理院落與墓地,於是轉交給台北市政府。2004年,閻錫山故居被指定為市定古蹟,只是產權不明、稅金問題不斷,無法進行全面修葺;2011年,他的家人才把所有財產捐贈市政府,並歷時兩年多整修,2018年1月終於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世人方得揭開種能洞的神秘面紗。







由於通往故居的指標不明顯,仍需稍微留意一下,免得錯過了而不自知;一走進竹林夾道,遠處的狗兒一看到陌生人入侵,朝我咆嘯;後來我試著「友善」的接近牠,牠放下戒心,變得溫馴起來。



門柱右為第一代故居「菁山草廬」原址






在那個陽明山仍是軍事重地的年代,地處偏僻,交通出入相當不便。當年閻錫山的部屬們就居住於種能洞四周,下山採買或照料生活起居,打理長官所需的一切;夜後,半山腰燈火熠熠,宛如一座小小山城。我們可以說,這座山城是專為閻錫山而造的,圍繞在種能洞石階旁的住家,都是閻錫山部屬的後代。







位於種能洞正上方的紅磚屋,是部屬們自行興建的建築物,主要用來哨兵瞭望與觀測之用。據說內部只有1.5坪、外牆磚石每塊厚達40公分,並裝加鋼板防爆破、隱蔽的外觀具有防空功能,遇襲時能供長官躲藏。













「種能洞」,一代梟雄生命的終點,眼前與黃土高原截然不同的台北盆地,是他晚年人生的最後一道風景。走近一探,赫然發現此建築儼然是北方窯洞的復刻版。推開門,志工導覽員解先生一看到我的蒞臨,便開始熱心地帶我參觀、講解。想必老先生一人駐守這裡一整天,閒得慌吧!







初訪台灣的閻錫山,因時時刻刻想念著故鄉山西,加上不適應台灣炎熱與暴風的天氣,於是仿家鄉冬暖夏涼的窯洞,並取中、西、日三式建築所長,克服了潮濕、空氣不流通及地震問題。另外,其位置居高臨下,可俯視淡水河及台北盆地,安山岩石塊砌造的牆面達三尺厚,兼具軍事戰略、防禦功能。








我到台灣因不耐炎熱與暴風雨的侵襲,建茅屋於金 (菁) 山山麓。移居以來,想起內地冬暖夏涼不怕風雨的窯洞來。我問台灣同胞:『台灣為什麼沒有窯洞?』他們說窯洞有三個缺點:一潮濕;二空氣不流通;三怕地震。適於北方不適於台灣。這三個缺點經研究完全可補救:使用洋灰就防止了潮濕;開前後窗戶就能使空氣流通;至於防地震,窯洞與樓房性質一樣,是看建築上的設施如何,我遂動念建築一所窯洞。台灣房屋,中國式、西洋式、日本式均有,特取三式所長融合為一,為台灣同胞作試驗。此窯洞命名為種能洞,因我向以種能觀察宇宙,為配合我的宇宙觀而名之。」鑲嵌於外牆的碑記,道盡了種能洞的命名由來及興建過程。




融合中、洋、日、台建築特色,呈狹長型的「種能洞」,設有主臥室、客房、客廳、飯廳、廚房、浴室,還有木造的壁櫃與吊櫃、書櫃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入口從中央玄關進入,隔著拱門為正廳 (也稱堂屋),左右有通廊,有一條通過數孔門洞的走廊,左右對稱排列。若能從空瞭望平面,恰似一個「中」字。關於閻錫山「中」的哲學思想,我們稍後淺談。

民國元年孫中山寫給閻錫山的「博愛」墨寶,高高懸掛廳堂之上。

屋裡處處能見懸掛空中的吊櫃,這可是來自山西窯洞建築的特色形式。一般來說,北方窯洞民居的室內傢俱極為簡單,故櫥櫃多鑿於土壁內,可以節省空間。


展示用辦公桌後的壁爐,也是閻錫山親自設計的,靈感據說來自大陸窯洞的「火坑」,因為陽明山冬季非常潮濕寒冷,當時又沒有天然氣,故只好以木炭生火取暖,也是一種變通作法。

閻錫山政治手腕強勁

1930年5月19日,閻錫山躍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成為少數能榮登《時代》雜誌的華人之一。





《時代》雜誌這麼記述閻錫山:「身材高大、強健....作為山西省的『模範督軍』,閻實際上聳立在一個獨立王國之中──處於各軍閥的包圍之中。儘管目前晉西南地區還存在糧食短缺,但閻為1100萬人帶來了繁榮,在中國,他們最富裕,因而使他顯得出類拔萃。閻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鴉片,甚至也不是金錢,而是優質的道路、紡織、防禦部隊、維持秩序的警察,發展優良的牛、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為他的鄉親直接帶來好處的事物。」



連美國人都對他呼風喚雨的極大權力產生好奇,更不用說我們的國父孫中山了。在中華民國元年成立時,孫中山曾公開讚譽閻錫山應居首功:「若非山西起意,天下事未可知也。」兩人後來也成了摯友。






儘管建黨有功,但對蔣中正而言,掌握山西大權的閻錫山可謂一大威脅。閻錫山曾幾次想倒蔣,甚至在中原大戰與蔣中正直接對壘。蔣中正對他一直心懷不滿,但考慮國民黨剛到台灣,百廢待興,一切以穩定團結為要務,於是對閻錫山算是客氣。

只是,蔣中正將國防部改組,並屢次干預行政院的正常事務,弄得時任行政院長的閻錫山一肚子火;時間一長,卸任的念頭油然而生。另外,閻錫山從大陸帶來的嫡系很少,且他自己從政多年,結怨、樹敵太多,人情冷落、世態炎涼,外加年事已高,在老蔣當道的年代,避世隱居似乎是唯一退路




屋內一隅的黑白老照片,為種能洞的前身「菁山草廬」,是閻錫山的第一代故居,原址就在門柱的右手邊。

卸任後的閻錫山,深居簡出、不再過問政事。為了安心著述,逐從台北麗水街搬至陽明山,先派人修築簡易的草廬,心中也開始規畫起種能洞的施工藍圖。入住草廬後,蔣中正夫婦還特地前來關心閻錫山兩次。






閻錫山的山居歲月,生活簡樸、飲食簡單,不改山西人習慣。他的廚師是從大陸帶來的,嗜吃麵條饅頭,常吃的菜是紅、白蘿蔔,山藥,包心菜,白菜,豆腐和炒雞蛋。每個月喝一次雞湯,雞肉不吃。

起居方面,每天清晨七點起床,然後就寫作;午後休息兩個小時後,開始見客或讀書。每天在室外的時間不到兩小時,早晨散步、下午六點以後才到室外,過著十足規律的隱居生活。


透過漫畫的手法,讓我們對閻錫山晚年的生活作息一目了然。




閻錫山在陽明山的十年時光,主要以研究著述為主,先後撰寫了二十多本,其中主要的是「物勞主張」和「中的哲學」為內容的《大同之路》,以及《三百年的中國》等。











參觀完種能洞,解先生建議我到外頭仔細欣賞建築,會有不一樣的新發現。走出寓所,外頭的園子不大,艷紅的山茶花零星綻放,吐露春天的芬芳;抬頭一望,看到了一個巨大的「中」字。閻錫山一生推崇「中」,它不僅象徵著中國、中原,更意味「不偏不倚」「適中求對」。閻錫山深信「中」的哲學觀,奉行的自治、中立,亦是他執政山西得以成功的思想基礎。

種能洞隨處可見「中」的思想。




學者成新文在《評閻錫山「中」的哲學》中指出,閻錫山對「中」的思想論述最多,闡述最為周詳。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一、中是一個中心點;二、中是一種規矩,標準;三、中就是公道;四、中是政治的原動力、政治的理想;五、中就是種子,就是造物主。


1924年5月,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專程到山西太原訪晤了閻錫山。兩人談論哲學與文化,閻錫山表示,東方文化是「中」,人事中失了「中」,人類就陷於悲慘。他還認為中國「中道文化」精神在鄉村。

泰戈爾則感到奇怪,自己此行經上海、天津、北京,為什麼見不到一點 「中道文化」的痕跡。閻錫山回答:「不只上海、天津、北京找不到,就是太原也找不到,你們想要找,去鄉村可以找到一點。」透過這段對話,足見閻錫山對於「中」是有多麼熱衷了。





種能洞的石材都是採用陽明山產之安山岩砌築,並以人字砌的工法打造。


除了隨處可見的「中」,外頭還可見到廚房灶爐的舊跡,以及兩組神龕 (ㄎㄢ) ── 天地神龕與土公神龕,據說這是來自山西傳統建築物上的風俗。天地龕與土公龕座渡海來到台灣,意味閻錫山建物之不忘本,與台灣拜神與拜基地主的意義接近。

解先生告訴我,位於山西忻州的閻錫山故居是非常著名的觀光景點,反之台北的故居知名度卻不高;除了部分陸客來台灣旅遊會指名前來之外,知道閻錫山故居的人仍不算多,對於我的出現,他感到很是驚奇。這讓我想起庫柏力克在電影《亂世兒女》最後留下的結語:「無論是貧是富、功過與否還是美醜,都將隨著時代的推移,幻化成風,這些瑣事都不再重要了。」曾經攻下半片江山的風雲人物,當變成一坏土之後,還有多少人記得?在這個台灣本土立場鮮明的年代,還有誰會去重視他在大陸的豐功偉業呢?


閻錫山的墓塚就在種能洞幾百公尺之外。往故居右後方的巷道上行,大約三分鐘後會抵達一處死胡同,芒草叢生,蕭瑟異常。「士林201綠地」,標誌上是這麼寫著,實際上這裡是閻錫山的長眠之處。


這處斜坡最早是農民開墾的梯田,是閻錫山當年散步時選中並買下的,原本是要用來建亭賞景用的。1960年5月23日病逝,葬於此,一代儒將長眠異鄉。





坐北朝南的閻錫山墓,占地300餘坪,上下依地形分為四階。從佈局來看,閻錫山的墓塚位於最高階。墓前斜坡上,用水泥雕成一個三米多高的「中」字。


墓碑碑首的雲水龍紋



閻錫山墓的空間格局,就像是古代陵墓的縮小變形版,整體不脫傳統建築形制,但也省去享殿、鎮墓獸、牌坊等設計以簡樸堅固為原則。另外,墓塚外以小磁磚貼滿墓塚,並以水泥洗石子書寫「世界大同」,前後左右也各自寫上「中」字;後方的墓壁上,鑲嵌著蔣中正頒發的褒揚令。



當年墓塚前能瞭望整個台北盆地,以及基隆河和淡水河左右縈回的優美勝景,如今已被蔥綠樹叢所掩蔽。仔細一看,每個階層都有裝飾文字的造景,「種能」、「世界大同」,一切都按閻錫山貫徹的哲學思想觀行事。




拾級而下、抬頭回望墓園,可以想見當時參觀閻錫山墓的動線設計。當然,現在下方的步道是有些荒涼的,若遇下雨天會更加濕滑難走。最終,沿著佈滿青苔的小徑走出密林,結束今天的閻錫山故居之行。





雖然閻錫山對台灣人而言,是個遙遠陌生的名字,但我很慶幸台北又添一處值得走訪的人文故居。林語堂、錢穆、張大千、于右任及閻錫山,細數這些中國近代史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暮年全都聚首於陽明山和外雙溪一帶。這就是歷史荒謬卻又讓人玩味之處。

【閻錫山故居】

地址:士林區永公路245巷34弄273號
電話:02-2336-2798
開放時間:8:20 AM - 17:40 PM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