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07

【花蓮縣】新城照相館.新城神社.新城天主堂

新城是台北人拜訪東台灣的必經門戶。夾處於太魯閣國家公園、花蓮市兩大觀光重鎮之間,照理來說應當人聲鼎沸,但弔詭的是,選擇停留新城的旅人並不多。











獨自漫步於豔陽熱情的街道,要不是路上偶有人影走動,這處聚落的時間彷彿是靜止的。新城本該如此寂寥嗎?其實不然。早年貫穿新城村的中山路,曾是台九線的主要道路之一,店肆商號林立,風光一時;不過自從鋪設新的外環道後,人潮與車流不再從這裡經過,自然而然就沒落了。







現在的旅人來到新城,不是去海堤看海發呆,要不就是到博愛路老街已有六十多年歷史的佳興冰果室,乾一杯600cc容量的檸檬汁。令人驚喜的是,這間風情古樸的冰果室居然還有賣熱食,尤其什錦湯麵更是享譽盛名。










佳興冰果室左側,有幢屋齡已屆130年高齡的日式矮房,外頭褪色的招牌,書寫新城照相館。這間照相館已經開業七十個年頭,在彩色攝影仍是稀奇技術的年代,這曾是日治時期村裏頭唯一的照相館。但隨著主人夫妻相繼去世,照相館功成身退、不再為人們提供沖印服務了。







後來的後來,時間來到二十一世紀,由男演員張孝全等人主演的電影《盛夏光年》公映,整部片於花蓮縣玉里及新城取景,新城照相館成為影片裡極為重要的意象,老屋重生、再度擄獲眾人目光。現在年輕人走訪新城,不少是為了效仿劇中主人翁,倚靠這座百年街屋,拍張美美的網美照、上傳IG,添點懷舊情緒。





博愛路還有另一處值得看的名勝,那就是新城公園裡的新城神社,是台灣難得格局保存完善的神社遺跡。位居仁愛路五巷口的新城公園中式牌坊,即神社的第一座鳥居,現在的模樣是六零年代重新整修過的,但原本的輪廓清晰可見。





能在這片好山好水的環境上學,來自台北都會區的我,覺得真幸福。

瓊崖海棠老樹與練習曲書店



仁愛路五巷盡頭婆娑搖曳的瓊崖海棠,是新城鄉列管的珍貴老樹。 而一旁的小公園,據傳是新城稻荷社的所在位置。




天主堂鳥居正對面的百年樟樹,同樣是被新城鄉列管的珍貴老樹。




新城神社建於西元1937年 ,祭祀包括開拓三神和平台之神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新城神社的設立緣起,主要是為了紀念自西元1896年「新城事件」迄1906年間,一連串討伐太魯閣地區原住民行動的殉難人員。「新城事件」是東部第一起台灣人民抗日行動的重要事蹟,稍待來為各位做介紹。

新城神社現今轉為天主教會用途,但這並不意味日治時期留存的殘蹟都已消失,如鳥居、參道、石燈籠、狛犬、古碑等,都保存相當良好。2005年,本神社登錄為花蓮縣縣定古蹟。








神社的第二座鳥居,雖然添上「天主教會」字樣,但鳥居的原型保存完整。




這條筆直的通道即昔日神社的參道,兩側可見成雙成對的石燈籠,雖然捐獻者字跡多已模糊 (或是遭有心人士惡意破壞),但多是貨真價實的原物。


台灣戰後日本神社的宿命,不是荒廢頹圯,就是被國民政府改建成忠烈祠,試圖抹去日本人留下的痕跡。新城神社的命運截然不同。這片土地在1962年時由天主教會購得,教會的神職人員並不因神明不同而棄之不顧,反而秉持著尊重、包容不同信仰的精神,積極保護新城神社的一景一物,甚至將神社改造「佯裝」成天主教會,躲避國民政府的法眼,才免於被拆掉的命運。




參道盡頭的第三座鳥居,兩側為該神社的狛犬。







狛犬的表情已風化到難以辨識,倒是黑貓蜷縮底下打盹,睡的香甜。

走過鳥居,逐進入植於日治時期的百年黑松林,參天綠蔭,枝葉扶疏;望向前方,有段石階道通往更高的平台,石階兩側又各有一尊狛犬, 基座分別刻著「萬福源」、「聖母園」。這莫非是當年天主教會的佯裝策略?





狛犬後方平台,為新城社社殿的基座。





這個小平台就是昔日神社本殿所在。基座仍然保存,唯獨建築不再,改為安置聖母瑪利亞塑像的聖母亭。





從基座回望兩座鳥居,右側涼亭為原神社手水舍位置。







閒坐石椅小憩、靜聽松濤,一面享受靜謐,一面則感慨良多。雖然我本身不信教,但天主教會包容異己,讓西方十字架與東方神道教共存共榮,光憑這點實在令人敬佩。若人們仇恨能少一點點,包容心多一點點,或許這個世界就不會如此紛亂、戰爭也不會那麼多了吧!









看了神社遺址,也該來看看天主教堂。落成於1966年的新城天主堂,可以說是我繼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後、看過最另類的台灣天主教堂建築了。





天主堂造型猶如一艘巨舟,明顯取自聖經《諾亞方舟》的意象,被樹藤纏繞、蓊綠植被包覆的外表,格外惹人醒目。










頗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在教會入口處也有石燈籠與一對狛犬。參考其他旅人的遊記文,才知道是新城稻荷社的遺物,如今被安置在教會門口。至於稻荷社的狛狐,至今依舊下落不明。





從彩色玻璃窗窺看禮拜堂內部,據說角落有個聖洗池,是神社手水舍盛水用的花崗岩手洗石,可惜當時沒注意到。

教堂左側的小花圃裡,立了塊不起眼的石碑,落款殉難將士瘞骨碑字樣。這個同樣是日治時期遺留的古碑也與「新城事件」息息相關。

日本人接收台灣,試圖使用武力鎮壓台灣各地的抗日民眾,而在新城,日軍便曾遭遇太魯閣族激烈反抗,屢戰屢敗。1896年12月,一名太魯閣族少女遭到駐守新城監視哨的日本軍人輪暴,此舉引發太魯閣族頭目們憤怒,便率領各社壯丁突襲新城監視哨,將十三名日軍全數殲滅,這起事件史稱「新城事件」,也為1914年的「太魯閣事件」埋下導火線。 這個石碑是在日軍成功使太魯閣族歸順後,為了紀念此事件、於1920年特別立的,後來更進一步擴築成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新城神社。





當年堂而皇之的重要地標,如今竟隱身在教會的花圃裡,雖然諷刺,但也真多虧天主教會的珍惜,我們才能看到歷史證據。不得不再次感嘆,台灣確實是個包容多元文化、充滿故事性的島嶼。



【參考旅記】

(1.) 神社殘跡:新城社與新城稻荷社
(2.)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1089)花蓮紀行(六):新城天主堂(新城神社)
(3.) -地球上的火星人-下巴 (野地旅):新城社 & 新城稻荷社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