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5

【台北市】茶路古道.石泉巖.土地公嶺古道


根據劉克襄《台灣舊路踏查記》的茶路篇指出,碩果僅存的茶路古道只遺留石泉巖清水祖師廟至崇德街一小段,其餘多已被柏油覆蓋。曾拜訪過茶路分支福州山稜線的我,藉由這回糶米古道的地利之便,勢必得朝聖一番。


茶路古道旁的石壁上頭,有熱心山友製作的指標

沿著蜿蜒的崇德街往六張犁方向步行約十五分鐘、抵達茶路古道登山口時,視野頓時豁然開朗,可以遠眺台北市區局部面貌,以及滿山滿谷的「夜總會」。晚些要拜訪的土地公嶺古道,則隱身附近的幽徑當中。




作為石碇、深坑一帶栽植茶葉運送台北的要道,茶路古道早於清代嘉慶初年,因其極具軍事用途,即被官府列入重要兵備捷徑,乃來往台北、宜蘭的「淡蘭古道」延伸路段。

由艋舺經大安區至六張犁,由坑路頂堡經石泉巖,上嶺六里至樟腳,下崙六里至景美溪畔萬順寮,總長六十多公里,可謂台北盆地拓墾史的重要見證。如今安在的茶路,僅能透過石泉巖旁的一小段,尋覓往昔的蛛絲馬跡了。




茶路古道現已鋪設水泥石階,毫無美感且苔蘚濕滑,好加在沿途都在林蔭之下,稱得上涼爽宜人。只不過右側緊鄰著好兄弟們,霎那間,難以辨認這涼意從何而來。



感覺是許久沒人煙似的,茶路古道缺乏整理,沿途枯枝遍布,路徑甚至被傾倒的樹幹、茂密的枝葉阻擋。當接近石泉巖的登山口時,更是垃圾成堆,蚊蟲孳生,令我想迅速走避。大約十分鐘的下坡路,會先見到慈恩園靈骨塔。



過了慈恩園,居高臨下,有間古意盎然的百年古剎,即石泉巖。


位於臥龍街431巷底、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年) 竣成的石泉巖,其命名根源於此地「石出湧泉」,簡單明瞭,意境亦佳。

同樣是供奉安溪神祉的清水祖師爺,比起艋舺、三峽、淡水清水祖師廟的高知名度,規模不大、樸實無華的石泉巖顯得無人知曉。但也因為如此,才使得這兒保有迥異於台北城市的僻靜氛圍。站在廟埕廣場遠眺,層疊山巒依舊,能夠遙想當年宛若世外桃源般的清麗景象。

茶路古道的石泉巖登山口。




拜訪時適逢初春,粉色緋櫻枝頭俏。


簡單在石泉巖稍作停留,然後再循著原路走回崇德街。


茶路古道附近的石壁上有山友的貼心告示,很快地就能找到土地公嶺古道登山口。再走過去點可以到拳山古道,那條曾是日據時代的保甲路、亦是開發南台北的重要古道之一,有興趣者不妨前往一探。



轉進水泥路,走到路底,左為私人住宅,右側的泥土路即土地公嶺古道。


相比糶米古道、茶路古道的原味盡失,走一遭土地公嶺古道,更能獲得走訪「古道」的滿足。整個路段幾乎都掩於蓊綠竹林裡頭,沒有整齊劃一的石階,沒有詳實確切的指標,只有看似無止盡的狹窄曲徑。不知不覺,當下竟與當年篳路藍縷的先民,展開了跨時空對話。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挺符合我現在心裡的感受。




途經零星私人菜畦、步道接近尾聲,抵達土地公嶺的安祿宮。安祿宮前是一處小圓環,下山可通往木柵的世界山莊、莊敬隧道,有體力的話還可串聯中埔山、福州山稜線。


外觀看似平凡無奇的安祿宮,特別之處在於它是座「廟中廟」。廟裡還有一座名曰「庇佑宮」的百年土地公廟,旁有一清嘉慶已卯年間 (1819年) 落款的嶺頭石碑,不僅是土地公嶺古道名稱起源,也是別名「嶺頭古道」的由來。



連續拜訪三條古道,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心中卻有種難以言語的成就感 ── 因為我與台北更加親近了。時間不停流逝、陳舊往事難免會被遺忘,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一座城市的人文記憶找回來,一步一腳印地去付諸實踐!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