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25

【台北市】糶米古道.德興煤礦

路,是人走出來的。吳興街六百巷一百弄底,有一條鮮為人知的糶 (ㄊㄧㄠˋ) 米古道。該古道約莫清朝道光年間就已存在,當時三張犁的居民多以務農為主,故常將收成的稻穀挑至南港、文山從事交易買賣,因不願多繞路,挑夫們常經由山區間踩踏出的小徑,直線抵達南港、木柵、深坑等地。不但省事,半途休息還可享受徐徐涼風,逐成為兩地主要的聯絡要道。後來鋪設了石階,數字恰好整數,共五百階。

隨著台北盆地交通脈絡日益完善,糶米古道幾遭遺忘,人煙稀少。除非是有心的文史人士尋覓探幽,糶米古道在台北市郊山的觀光版圖上,始終是缺席、備受冷落的。但也有幸如此,才使得糶米古道始終保持清幽靜謐的原始氛圍。


這條歷史悠久的百年古道,位於吳興街迷宮般的狹窄巷弄深處,地處偏遠,找到並不容易。儘管近年有設置指示牌引導,若方向感不佳者,仍舊會有迷路的危機。

自六百巷轉至一百弄,發現自己遠離了信義區繁華喧囂,取而代之的是蟲聲唧唧。循著涓涓細流畔的木棧道扶搖陡上,很快地就能見到糶米古道的入口意象。





糶米古道的登山口現今經過生態整治、規劃成一處迷你的親水公園,環境不但美化,亦不再氾濫成災,下游居民免再受土石流之苦 ── 很難想像,剛剛我們途經的涓涓山溝,每逢暴雨時節,竟會蛻變成來勢洶洶的洪水猛獸。


糶米古道登山口,有一糶米宮廟之鮮紅牌坊,還有古道介紹的碑文。


在開始攀爬古道之前,登山口以西的德興煤礦遺跡,頗有可觀之處。還記得上回介紹過的和興炭坑嗎?是的,這裡同樣是出產「松山煤」著名的採掘礦場之一。





古道原先的水泥石階,已被市政府重新鋪設的步道所取代。雖說更加安全完好,惟新的磚石古味盡失,充滿百貨商場的「貴氣」感,或許是想和信義區遙相呼應,但走在上頭的感覺亂不踏實,登山野趣亦扣了分。這樣還算是古道嗎?

撇除這小瑕疵,經由身旁的挑夫意象鼓舞、勉勵,於焉展開糶米古道之旅。

糶米公廟與老楠樹。





沿著連續不間斷的石階拾級而上,映入眼簾的盡是蔥籠綠意。和煦日光透析層層濃蔭,光影碎片般地在我肩頭嬉戲;樹葉枝條縱橫交錯,灑落於澄淨水面,倒影出斑駁姿影。我靜悄悄地攀爬著,小心翼翼踏過無數隨風晃動的褐色紋路,深怕破壞這片刻寧靜。



古道途中的財神廟。



不到十五分鐘的腳程,即抵達糶米古道中心點 ── 新坡嶺糶米公廟。該廟建於清代道光年間,原本只是座石砌的土地公廟,後來經信徒捐款翻修,才有今日的規模。


根據史料紀載,賣米挑夫往往於翻越山嶺之前,都會在糶米公廟前的老楠樹下歇腳乘涼。如今,老楠樹不在了,只留下它曾經生長過的軌跡,供人遙想當年其枝枒茂密的翠綠容顏。

老楠樹遺跡。


糶米公廟旁,通往俋翠山莊的山徑。
糶米公廟位於古道第三百六十階處。

過了糶米公廟,整修的新路段到此告一段落,恢復到舊有的水泥石階。別忘記端詳石階左下角,上頭還會告知你在第幾階喔!




毫不費力地晉級第五百階,抵達糶米古道的終點新坡嶺


今日新坡嶺,僅是崇德街公墓區的冰山一角。古道尾端右側、荒蕪多時的台車便道,想必是當年為運送墓碑石材所設。



糶米古道至此告一段落。而它那消失的後半段,應與劉克襄口中的茶路古道連結,即是眼前的崇德街 ── 取左走連通木柵、深坑,取右則能到六張犁。公墓區正對的開闊視野,放眼望去,遠山連綿,綠嶂百重,木柵焚化廠的長頸鹿煙囪清晰可辨。


我往六張犁的方向緩步走去,準備找尋殘存的茶路古道遺跡,以及另一條仍保有原始況味的土地公嶺古道。精采旅程尚未結束。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