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不是基隆人,但依舊認為基隆是個很有電影感的城市。2009年,我開始有意識去基隆尋找電影場景,先是《千禧曼波》的中山陸橋,再者捕捉《黑暗之光》的獅子天橋還有盧嬰樂器社,以及首次接近當時仍被譏為「基隆鬼屋」的林開郡洋樓。爾後數年間斷斷續續因工作或散心重訪基隆,如2012年走訪二沙灣、2018年登和平島、錄影紀錄慶安宮斗燈,2020年開始紀錄《聖保羅炮艇》、《那個我最親愛的陌生人》的基隆取景地,鑽小巷找大德橋、拾級看洋樓,認識我不熟識的基隆面貌。藉由城市博覽會期間重遊以上這些舊地,可以算是這10多年間造訪基隆的小總結。拿出昔日拍攝的照片對比港都現貌,感觸更加深刻。
我很少開車去基隆,客運和台鐵往往是首選,所以當看到進出多次舊基隆車站,從棺材般的外觀蛻變成摩登亮麗的轉運站廊道,可以說是非常驚嘆。舊車站前的圓環和天橋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廣闊的國門廣場 (既使我覺得廣場鋪設材質是敗筆。) 遊客終於不用再面對如虎口般的道路或繞上天橋,輕鬆地徒步過十字路口,就可以接近海港。熟悉的海洋廣場、熟悉的林開郡洋樓,迎來的竟是不一樣的鮮活氣息。
【國門展區】
一口氣在國門展區參觀兩個主展館,一是舊火車站改建的「時代基隆」,後為西二倉庫的「起點城市」,也在此遇到林右昌市長在為校外教學的小朋友做導覽。
但最吸引我的反倒不是這兩個近乎討論城市願景的場館,而是兩地中繼點的歷史遺跡 ── 基隆車站第一月台的鑄鐵雕花雨棚與北號誌樓。
第一次得知北號誌樓是從作家舒國治的《重遊臺灣》,我憑記憶選擇舒國治拍攝的角度復刻,可惜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當年鐵道還在時的景色。
前陣子在「台灣日式宿舍群近來可好」社團看到有網友將過去日本郵船株式會社基隆支店的照片與現貌dissolve重疊,引發了我的好奇心,跟風爬上舊站三樓的展望室眺望、遙想追思消失的「塔樓」。
是啊,國家攝影中心都能復原回來,只要有心,有何不可?說不定總有一日能再現《聖保羅炮艇》劇組口中的「多雨的哈瓦那」。
【正濱展區:諸聖教堂考古遺址】
從港西街乘坐免費接駁公車來到久違的正濱漁港,循指標越過和平橋,約10分鐘的腳程即可抵達諸聖教堂考古遺址。酷愛歷史的自己對這個展場尤其感興趣,畢竟能夠親臨考古現場,本身就是件值得興奮的事。
猶記得近十年前的報章新聞,和平島的平一路停車場開挖出諸羅教堂 (Todos los Santos Church) 遺跡,證明17世紀西班牙人曾於此生活過,也為聖薩爾瓦多城 (San Salvadoe) 提供更多充分證據。
透過現場「雞籠卡米諾」生動的講解,得知了教堂的正確方位、卡拉瓦卡十字架出土、不同年代的文化地層、日本人鋪設的磚砌化糞池,再透過AR擴增實境,這種激發想像力的導覽方式,讓四百年前的教堂建築,似乎在我們眼前具體屹立起來。
【正濱展區:彩色屋、漁會正濱大樓】
離開和平島,沿著正濱漁港沿岸一路拜訪色彩繽紛的彩色屋、正濱派出所前的市集,最終來到「水產館」漁會正濱大樓。
這幢竣工於1935年、擁有多變造型窗櫺的優美公共建築,是歷年基隆「潮藝術」藝術節的主要展場,這回結合博覽會一同盛大舉辦,可謂相得益彰。
水產館也曾是張作驥導演鍾愛的取景地,如《黑暗之光》、《蝴蝶》等,近來蔡明亮導演的咖啡廣告,則讓水產館在媒體獲得大量曝光。
比起大量裝置藝術,筆者喜歡由「雨都漫步」策畫的「有一種味道在基隆上岸」特展,認識特殊的庶民小吃吉古拉 (ちくわ)、咖哩沙茶,美軍帶來的咖啡文化,為下回造訪基隆的味蕾打前哨。
佇立於水產館頂樓,腳下是隻巨無霸透抽,眼前是名為「八尺門」的正濱港區。我彷彿看到從大航海時代到日治時期,不同時空所併發出驚人的火花。
【沙灣展區:法軍公墓、民族英雄墓】
2012年夏,我曾經走經大沙灣一帶,但主要是從二沙灣海門天險走下來,順道看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紀念碑,徒步返回市區,卻忽略了法軍公墓和要塞司令官邸,後來想再訪卻遇上整修工程,心中留下遺憾。所幸藉著這次博覽會的緣分,我終於走入大沙灣與探訪此次博覽會的亮點市定古蹟──要塞司令部。
若非曾是海水浴場的過去,大沙灣的歷史與軍事海防脫離不了關係。背山面海的基隆港猶如天然屏障,戰略地位自古就極其重要,歷經清法戰爭、日軍佔領、國民政府遷台等重大事件,都在大沙灣地區留下遺跡。
佔地不大的「清法戰爭紀念園區」,法蘭西軍人長眠於蓊鬱老榕底下,再過去是埋葬清朝軍隊陣亡將士的民族英雄墓,中間夾處太平輪遇難旅客紀念碑,頗有時空錯亂之感,但這正是台灣史的迷人之處,多元。
另外,舊火車站前的蔣公銅像基座也遷來這裡,只是銅像呢?
【沙灣展區:要塞司令官邸、要塞司令部】
甫修復完畢的基隆要塞司令官邸和校官眷舍,近年因誠品書店限期進駐而聲名大噪,但排隊入館者眾,我決定擇日再來,直接前往要塞司令部。
這幢典雅卻不失莊嚴的辦公廳舍落成於1929年,由當時日本陸軍技師淺井新一所設計;戰後被國民政府接收,就此成為神秘禁區,一直到2017年才移撥基隆市政府,正式揭開神秘面紗。至少,我們終於不用在圍牆外頭探頭探腦了。
要塞司令部的建築線條很美、階梯扶手的弦月很美,鄰近的軍補庫房重組也很值得一看,但就是特展 KEELUNG.ZIP 內容顯得有些單薄,沒有與歷史空間做到完美整合。(我原先猜想王童的《紅柿子》片頭在此取景,但對比後發現判斷是錯的。)
【太平青鳥 ── 城市參與製造所】
返回基隆市區,趁著天未暗且尚有體力,拾級而上前往太平山城。沒記錯的話,《千禧曼波》裡設定舒淇和段鈞豪似乎是住在這裡,所以才會有走過中山陸橋長廊、搭火車到台北泡夜店的場景出現 (想必侯導把那些片段都捨去了。)
為期10天的2022基隆城市博覽會,終於在6月19日畫下休止符。既使活動結束了,但既有的歷史遺跡與場館仍會開放,並不會讓日後想前往尋幽訪古的遊客感到遺憾。
我站在太平青鳥最高的展望台,遠眺人來人往的基隆港濱,盤旋上空的黑鳶,還有正在大興土木的基隆塔,心裡已經開始擬定下回重遊基隆的計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