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6

【澎湖縣】《風櫃來的人》風櫃風情

很多年前看過一部紀錄片,兩個日本年輕人深受《風櫃來的人》(1983) 感動,帶著一台DV來到風櫃進行聖地巡禮。拍攝、剪輯完影片後,原本要親自放給侯孝賢導演看,但沒有成功,最後交由人稱廖桑的廖慶松給予意見。儘管我已經忘記那部紀錄片的名字了。

多年來,影迷追捧的《風櫃來的人》啟發了無數電影創作者,包括韓國導演李滄東;侯導也評價該片是自己的轉型之作,日後標誌性的美學便從這部開始,徹底跟昔日熱鬧賣座的商業喜劇片道別。

這處與馬公港隔著內海遙遙相望的小漁村風櫃,古名「風櫃尾」,因南端玄武岩水煙景觀「風櫃洞」而得名。每當滿潮或風浪大時,洶湧的海浪沖入海蝕洞內,玄武岩裂縫中的空氣遭受擠壓,瞬間發出吼吼巨大聲響,同時從孔隙中噴出水柱,待海浪退潮時又發出吸氣之聲,猶如昔時生火時風箱吞吐的聲音,「風櫃聽濤」奇景盛名不脛而走。


「風櫃洞」是遊客造訪風櫃的唯一理由,但對世界各地影迷而言,比起大城市東京、巴黎,《風櫃來的人》反而為侯孝賢電影地景裡較難以企及的聖地 (另一處應該是福建),有緣來一次,內心會感到圓滿。四十一年過去,時間並沒有在這座漁村鑿刻多少痕跡,是我造訪風櫃最難忘的感想。







當時覺得澎湖的蒼涼有種愛爾蘭的味道,拍起來很過癮。」侯導在一次演講如是說。

欲知完整的《風櫃來的人》電影場景巡禮,筆者榮幸交付第199期《Fa電影欣賞》雜誌發表,收錄插畫家查理小姐精心繪製的跨頁踩點地圖,現已於《報導者》完整刊登,歡迎 點這裡瀏覽

◎ 原文刊載於島國拾影粉絲專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