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時分的府城台南,日光正燄,整條街道被曬得暖烘烘的,但這絲毫不減自己遊逛文化古都的興致。赤崁樓的售票處前,永遠是擠得水洩不通的狀態 ── 東北腔、粵語、英語、德語,兩頭石獅踞守的小小門口,彷彿是個迷你的入境大廳。這就足以證明赤崁樓在台灣歷史上不可抹滅的重要性,人人都想一睹風采。
赤崁樓對面的祀典武廟,朱紅山牆氣勢恢弘。 |
第一次造訪赤崁樓時,我還是名小學生。雖然日後因不同事由前來台南多趟,但就是沒有機會好好停下來,重新審視這美麗的古蹟,所以此次重遊舊地,主要是自己的情懷氾濫。停妥了轎車,徐步往赤崁樓的方向前進,竟發現對面祀典武廟連綿的朱紅山牆,不若以往那麼古色古香。忽然想起上回台南大地震時,造成這片山牆不小的損害。經過重新整修及粉刷後,古味盡失,不知這樣的改變,是好是壞?
赤崁樓前綠草如茵的花園,曾是日據時期的防空用地。 |
位於赤崁街與民族路交叉口的赤崁樓,原為荷蘭人於西元1652年所築的普羅民遮城 (Provintia),是荷蘭語中「永恆」之意,是為紀念荷蘭七州獨立而命名的。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因此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或「番仔樓」。
赤崁樓從荷據時代便是商業、行政中心,與熱蘭遮城 (今安平古堡) 遙遙相望,互為犄角,控制臺江內海。1661年,鄭成功驅逐荷蘭人後,即改普羅民遮城為「承天府」,變成明鄭王朝的統治據點。明末清初,台江尚未淤塞前,浪濤是可以直達赤崁樓下的 ──「赤崁夕照」是當時著名的台灣八景之一。
自創建之初迄今三百多年,歷經明、清、日據三個時期的更迭,活脫脫台灣近代史的縮影,是珍貴的文化資產。1982年,赤崁樓正式指定為國定一級古蹟,府城的精神象徵就此確立。
赤崁樓前共有九座御龜碑,又稱贔屭御碑,其實跟赤崁樓關係不大。這些造型特殊的石碑是移自於大南門城邊、西元1788年 (清乾隆五十三年) 讚賞平定林爽文之役之記功碑。
碑石以取材金門的花崗石所雕,碑首雕雙龍,碑文滿漢各四邊,二者合壁一篇。所有碑是立於狀似石龜之贔屭上。贔屭(ㄅㄧˋ ㄒㄧˋ),為九龍生子之一,生好負重,然由於其貌與龜無異,一般人均稱之「龜碑」。事實上,龜碑其實共有十座,不該只有九座。
當年十座御龜碑在運往台南時,一隻落海遺失。負責碑文的官員害怕受罪,便急忙用台灣土產砂岩補刻一座來矇騙。目前這座「真碑假龜」的御碑現存於嘉義公園內。而落海的贔屭,一百年後竟奇蹟般地被漁民撈獲,惟背上石碑仍深陷大海。目前該贔屭安置在南廠保安宮裡,被尊為「白靈聖母」,據傳贔屭背上凹槽所盛之水可治眼疾,哪天應該要去瞧瞧才是。
垂柳搖曳、花木扶疏的赤崁樓園區,古色古香的典雅氛圍,散發著國際級觀光名勝應有的氣質。
拾級步上城堡台基,首先來到巍峨高聳、古意盎然的海神廟。正門前懸有已故省政府主席黃杰所題的赤「嵌」樓牌匾,一向是人們最愛的留影地點。
要用「崁」還是「嵌」,至今仍爭論不休。 |
海神廟內部是個小博物館,認識赤崁樓的歷史的好所在 ── 正廳陳列「普羅民遮城復原模型」和鄭成功畫像,其它空間則展示鄭成功驅逐荷蘭人、經營台灣的事蹟,以及赤崁樓各個年代的資料影像等。另外,重簷歇山的建築美學、屋簷尾端的「鯉魚翻躍」藻飾,後頭的瓶門、「玉兔蕉葉」同樣值得一看。
比鄰海神廟的文昌閣,它的一樓為文物陳列室,展示赤嵌樓修復工程圖說及修護過程裡所保留下來的柱珠、木雕與剪黏裝飾等。二樓則供奉文魁夫子「魁星爺」神像。因為文昌閣原屬蓬壺書院的一部分,奉祀魁星爺可供書院師生參拜,以保佑文運昌隆、金榜題名。
位居二樓閣之間有口荷蘭人開鑿的紅毛井,傳說是條密道,可直通熱蘭遮城。是真是假,就留待遊人自行想像了。
露台石欄杆上共計十二隻小石獅,各個雕工精美,模樣栩栩如生。
為何文昌閣會供奉魁星爺呢?這就與座落園區一角的蓬壺書院有關。位於赤崁樓西北側的蓬壺書院,前身為「引心書院」,創建於清嘉慶年間,後來曾改制為臺灣縣書院;西元1886年間 (清光緒十二年) 為了振興文教事業,劉銘傳命令台灣知縣沈受謙購入赤崁樓北邊土地,並利用普羅民遮城的殘基,興建文昌閣等建築,擴增蓬壺書院的規模。可惜,如今書院只剩下門廳遺址供人憑弔。
最讓我眼睛為之一亮的,應當是沿著城堡樓基城垣邊,林立著二十多塊字跡清晰的碑石,石刻內容包含營造圖、禁令、造橋、修廟、旌表等,非常豐富。因其規模僅次於南門碑林,故稱作「小碑林」。
大士殿是最早出現於普羅民遮城殘跡上的宗教廟祠,主祀觀世音菩薩,據說是要鎮壓荷蘭人留下的邪氣。大士殿拆毀於蓬壺書院興建期間,信徒們將觀音神像和舊牌匾已遷移民族路新址,至今保存尚稱完好,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
模樣好似低首沉思的斷足石馬,原為林爽文事件時、陣亡的清廷武官鄭其仁墓前的石刻,後來被移到這裡。據說,這匹石馬造型逼真且具有靈性,曾有人看見它半夜跑到樓外玩耍,嚇壞了附近居民;因此眾人決定將它的前腿砍下,以防它再跑出來嚇人。不過後來因為美觀的考量,才又重新將它補好。
說來說去,好似普羅民遮城已經找不到任何殘跡了,其實不然。在石馬旁邊有個門洞深入城堡地基,為1944年日本人整修期間,意外發現的普羅民遮城堡門入口。
位於文昌閣東北隅的凹谷,更有一大片普羅民遮城的稜堡殘跡,為這座曾經存在的西式城廓留下見證。城牆是以糖水、糯汁攪拌蚵殼灰,疊砌紅磚而成。看看這磚牆的厚度,不難想像當年城堡的堅實程度。
牆面斑駁的稜堡殘跡,同樣是1944年由日本人挖掘出來的。 |
【赤崁樓】
地址:台南市民族路二段212號
電話:06-220-5647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8:00 am ─ 22:00 pm
門票:全票50元、半票25元。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