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0

【台南市】Gottfried Böhm's 後壁菁寮天主堂.菁寮老街.阮家古厝













位居嘉南平原中心地帶的後壁,一向是台灣重要米倉。這裡引用烏山頭水庫水源灌溉,加上當地土壤黏性佳,生產的稻米品質早已備受好評。但我之所以會認識後壁,全是因為《無米樂》這部紀錄片。影片裡呈現菁寮「崑濱伯」和幾位老稻農,如何面對WTO的衝擊,展現台灣農村辛酸中帶有豁達樂天的特殊生活哲學,以及敬順「天公伯」的種稻技術,不仰賴農藥和化學肥料,深深打動許多觀眾的心,是二十一世紀初最受矚目的本土紀錄片。

2006年,台灣的冠軍米由時年七十八歲的「崑濱伯」獲得,更加使菁寮聲名大噪,觀光客湧入這處小聚落,無非是為了目睹「崑濱伯」風采。











從台1線轉進南82線、通往菁寮的筆直幹道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造型特殊的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就座落於菁寮國小斜對面。包覆鋁皮的銀色陡峭角錐尖塔,遠遠望去相當吸睛。這間落成於1960年的天主教堂,是由德國建築師哥特佛萊德.波姆 (Gottfried Böhm) 所設計。實在是很難想像,台南的一個鄉間聚落,居然能與德國建築大師扯上關係?


西元1920年生、今年高齡九十九歲的普立茲克建築獎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 得主哥特佛萊德.波姆 (Gottfried Böhm) ,普遍被認為是結合表現主義與後包浩斯風格的建築師,但他對自己作品的宗旨為「連接」過去與未來、創意世界與物理世界、建物與城市景觀,因此他的計畫案明顯注重都市規劃,展現他對於「連接」的注重。另外,他早期作品就以使用已鑄型的混凝土,近年由於科技進展,他開始採用鋼鐵與玻璃在他的建築設計之中,也嘗試在他的作品中加入個人幻想色彩,是位具備當代意識、使用媒材與時俱進的創作者。

波姆在德國境內建築作品繁多,包括教堂、博物館、市民中心、辦公大樓、住宅及公寓。1950年代,當時德國正處二次戰後經濟復甦時期,國內建築案不多,反而海外委託案規模較大,菁寮天主堂因此成為他繼巴西 Igreja Matriz 堂區教堂之後、第二件海外作品。實際上,波姆從未到過台灣,起因是一位神父的邀約。



1955年,剛來到台灣的德國籍神父楊森 (Eric Jansen),被派往創建菁寮堂區。在艱困的傳教過程裡,楊森神父藉演奏手風琴、模仿動物叫聲與播放幻燈片等方式打開人際藩籬,直至1956年9月中才租屋暫為聖堂,舉行了第一次彌撒;後來楊森神父即購得土地,並開始為建造聖堂進行募款。為了慎重行事,透過新營教區另一位德籍神父介紹,楊森神父邀請波姆擔任建築師。待設計草圖送抵台灣後,聘請新營在地建築師楊嘉慶協助施工,耗時五年光陰,1960年10月18日完工啟用。

在當年,波姆名氣尚不響亮,直到後來他榮獲1986年號稱是建築界的「諾貝爾獎」普立茲克建築獎,走紅國際,行情跟著水漲船高,菁寮天主堂的歷史身分重新被定位:它是波姆首件座落在亞洲的建築作品,亦為台灣第一件由普利茲克獎得主設計的作品。









2001年,台灣歷史建築百景徵選活動之中,菁寮天主堂被票選為第二十三名。2013年,波姆之子保羅.波姆特地赴菁寮勘察,直言:「這是父親教堂設計中,他最喜歡的一座。」








天主堂隸屬於「聖方濟各教會」,看著可愛的手繪地圖,得知錐塔分為四大部份:鐘樓、聖喜堂、聖堂、聖體堂,錐頂上各有不同的基督信仰標記,分別為「公雞」、「鴿子」、「十字架」、「王冠」。根據其他旅記,多數人都僅在外頭看看、吃閉門羹,我也原以為是不得其門而入的。但很榮幸在造訪時,遇到要關門外出的韋方濟神父 (Verny Francois Albert Jean),他破例讓我們進去參觀,太幸運!


來自法國南方的韋方濟神父,親切和藹,入鄉隨俗只說台語。他一口流利的閩南話,講得比我還要好,實在汗顏!為尊重教堂規定,我入內不拍照,維護教堂靜謐的神聖氛圍。

目前天主堂參觀採預約制,如想一睹天主堂內部的神祕面貌,敬請關注他們的粉絲團,隨時會公布開放參觀時間 ──



【天主教菁寮聖十字架教堂】

地址:台南市後壁區菁墨林村294-1號
電話:(06)662-2975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olycross1960








向韋神父道謝後,我繼續往菁寮老街的方向走去。途經有百年歷史的菁寮國小,老厝圍牆的古早宣導標語,處處都是舊時代走過的痕跡,時空彷彿凝結了一樣。







菁寮地名起源於「菁仔」這種古老的農作物。在清朝年間,「菁仔」產值和五榖、糖產等並重,《諸羅縣志》記載著這段文字:「商船到此載五穀、糖、菁貨物」,證明其地位之重要,也因此菁寮曾是「藍染」的重鎮。當地遍植菁樹,葉和嫩枝可加工製成染料,因存放染料的「菁仔桶」必須搭建草寮以免雨淋日曬,因此被稱為「菁仔寮」。







除了「菁仔」,由於位於月津 (今鹽水)港腹地、又在八掌溪畔,船舶可達,菁寮是銜接鹽水、下加冬街、諸羅縣城的重要中途驛站,清朝年間就已發展出熱鬧街市。以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市集中心,撞球間、旅館、販仔間、酒家林立,還曾有間戲院,風光一時。

後來新的縱貫公路與鐵路於日治時期開通,由於這兩條主要幹道都偏向菁寮東側的後壁寮,並設有火車站 (1902年),要衢地位終究取代菁寮、晉身該地區行政中心,菁寮因而沒落,回歸純樸。近十年則多虧《無米樂》與社區總體營造成功,菁寮才再度打開知名度。





從十字路口延伸、人潮絡繹不絕的菁寮老街,原稱北勢街,這條古道自清代起就是當地重要的商業中心。日治時期實行市街改正,臨街面建築改建為營商用街屋,長年供應當地居民日常必需品,聽說從喜餅到服飾都可在此搞定,菁寮老街因此又稱「嫁妝街」。








同時,這是台灣為數不多見以木結構建築為主體的老街。位居街道左側的黃家街屋,係台南市勝利國小黃振恭校長老厝,四幢連棟,古樸雅致。現在店面由萬味香醬園門市進駐。




老街上另外一個最吸引我注目的老街屋,就是阮家古厝





市街改正沒有被「改正」掉的阮家古厝,約建於清乾隆年間 (西元1734-1795年),具有閣樓形式,在台灣是很少見的。它的商號稱做「金德興中藥舖」。




古厝整體棟架為木造結構,由福州的杉木榫接而成,未見一釘一卯,展現傳統大木手藝的精緻與細膩。




正門採用古色古香的雕花格扇,門額上各自寫著「萬」字,以及「福」、「祿」兩字,大同小異。

抬頭仔細一看,古厝外壁的和風彩繪也相當引人入勝,雖多已斑駁,但仍保存舊時面貌。







除了富士山,還繪有火車、汽輪等工業時代興起的交通工具,這在當時台灣仍是相當「進步」的,這讓我想起竹東地區另外一位來自廣東大埔的彩繪名家邱鎮邦,也曾在自己的作品裡加入現代工業元素。


咦,好像有場街頭演奏會?








薩克斯風吹奏一首首台灣民謠,令在場眾人聽得如癡如醉,安可聲不絕於耳。







途經「崑濱伯」經營的米店「豐昌商店」,「本尊」親自出來跟我們打招呼,真是個意外收穫!緊接著一名頭戴花布斗笠的年輕人揹著擔子,向我們熱情推銷他自製的米製煎餅,寒暄話家常。

台灣大多數的「老街」,經典建築猶在,但多已被商業氣息侵蝕、銅臭味所腐朽;頭家不見得都是在地人,甚至還會敲你竹槓、擺臭臉,為了搶車位起衝突,嚴重消磨國人本土旅遊的意願。在菁寮,你感受不到這般惡意氣息,反而會被濃厚的人情味所感染,能夠在旅行中獲得一次又一次的意外驚喜。我想正是因為如此,才顯得菁寮在台灣那麼多老街當中獨樹一格,吸引旅人一來再來吧!




【參考資料】

(1.) 準建築人手札網站:台南後壁菁寮聖十字架堂 1960 Gottfried Bohm+楊嘉慶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