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9

【新北市】台北基督學院散步.怡和洋行地界碑( 文.島國拾影 )


1959年由美國宣教士賈嘉美博士 (James R. Graham Ⅲ) 創辦的台北基督學院,迄今已有65年歷史。1957年時,他向英商怡和洋行購得淡水埔頂作為校地,蔣宋美齡為之命名基督書院(Christ's College)。賈院長同時為中原大學創辦人之一。

基督學院座落於台北市與新北市交界的關渡山丘,居高臨下俯瞰淡水河及觀音山,本身就是眺望關渡大橋絕佳制高點。可惜因住校門禁措施,除非事先申請,鮮少對外開放參觀,這次適逢校慶才有機會自由進入校園走走。


(1)


基督學院的環境令人想起美式大學,擁有占地廣闊的草坪與林蔭大道,樹影婆娑、綠意盎然的清幽氛圍。

一走入校園,左側為尚未鋪上PU跑道的操場及體育館,右側則是融入古典裝飾元素、做為迎賓門面的行政大樓,以及沒用到一根柱子、可容納千人禮拜的 Chapel (禮拜堂),都已經有相當歷史。宣教士墓園緊鄰著 Chapel、與自強路隔著一道圍牆,「小婦人」艾偉德、賈院長夫婦等人皆安葬於此。

園內尚保有創校初期就存在且還在使用的建築物,例如餐廳、女生宿舍之一的莫麗思樓 (Morris Hall),用於紀念瑪麗.凱南.莫麗思 ── 藍鐘製衣公司的總裁愛德.莫麗思的妻子,她曾為這棟基督書院第一間女生宿舍的新建計畫捐款,於1960年竣工啟用。

 

莫麗思樓是幢雙層紅磚建築,古色古香,內部已改裝成校友會館,煥然一新。寒冷的冬季午後,室內透出暈黃燈光讓人感到一絲溫暖。

不過其他仍保有學生宿舍功能的智慧樓 (Sophie Graham Memorial Hall)、路得樓 (Ruth Hall) 都已加蓋,跟校史室裡早期的資料照片有所落差。

(2)


最吸引我注意的是校史室內展出的怡和洋行地界碑 (怡和公司用地)。

1858年,清廷在第一次英法聯軍戰爭戰敗後,與英法代表簽訂天津條約,開放包括打狗、安平、淡水、雞籠在內的通商口岸,怡和洋行 (Jardine Matheson & Co.) 便是當時進入淡水港展開貿易、在大稻埕設立總部的英商之一。最初這塊地界碑是在餐廳附近林地被找到,當下已經傾倒,眾人合力將之搬移到圖書館,並於50週年校慶時首次展出。

現今基督學院角落還有當時建校時的地界碑,我找到了四座,有的屹立不搖、有的已經放倒。發現這些不起眼的古老文物,同是這趟基督學院之行的樂趣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