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畫往往趕不上變化,造訪南台灣的頭一日,剛好遇到蓮花颱風臨走前夕。想像中炎夏本應當艷陽高照的高雄,忽晴忽雨,突然颳起的狂風大到讓人站不穩,無疑添增旅行的困難度。面對不適合旅遊的天氣,熱愛陽光的我,心底多少感到惆悵。
我們於十一點左右抵達高鐵左營站,然後轉搭捷運紅線至中央公園站,中午進青年旅舍 check in、將行李安頓好之後,揹起相機、颱風天的高雄「漫遊」於焉展開。
高聳樓宇、重要幹道四面環伺的中央公園,是高雄市中心的「綠色之肺」,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據時期,在當年的都市計畫裡,就已經有了公園預定地的初步構想。但是真正的落成實踐卻得等到1976年,也因扶輪社認養而稱為「扶輪公園」。
現在的中央公園經過重新改造,過度的人工化設施多已拆除,逐將公園朝向自然生態為主題發展,真正的「中央公園」儼然成型。公園一隅的捷運中央公園站,由曾參與設計巴黎龐畢度藝術中心而享譽盛名的英國建築師 Richard Rogers (1933─ ) 操刀,採以輕巧組構的方式及金屬材質,展現結構力學與美學的飛揚設計意象,象徵著高雄就此起飛。2014年,美國新聞網站「PolicyMic」選出《讓紐約客只能夢想的全球八大最美地鐵站》,中央公園站及美麗島站分別承包第五、第二。
開放式的出入口導進自然光,凹谷周遭佈滿了綠色直被。放眼望去,滿山坑谷的蓊鬱綠意,耳畔聆聽潺潺流水細語,格外令人心曠神怡。
高雄捷運中心樞紐美麗島站,最初原名是大港埔站,後因為紀念發生於1979年的「美麗島事件」而改名。轉乘中庭的公共藝術品「光之穹頂」,由義大利藝術家水仙大師 Narcissus Quagliata (1942 ─ )打造,是目前全世界最大單件玻璃藝術。
步出捷運市議會舊址站,瀰漫雨水味道的空氣撲面而來。我們沿著文武一街一路向北、再左轉七賢二路。不久,丹丹漢堡近在咫尺。
根據筆者自身經驗,只要身邊有高雄來的同學友人,無不對丹丹漢堡豎起大拇指。這款「濁水溪以南」限定的速食品牌,風靡南台灣整整二十年。難得南下一趟高雄,豈能錯過?望著眼前的排隊人潮,差點沒把我們嚇壞,是有那麼紅嗎!?後來發現不少都和我一樣是來自台北的觀光客,大家都想親「口」證實丹丹的魔力。
鮮脆雞腿堡搭配麵線羹,這樣子只要八十九元,實在是俗擱大碗。
速食店兼賣廣東粥、麵線羹真的很特別,意外地順口好喝。
但是「鮮脆雞腿堡」筆者感覺略微普通,「超長熱狗」就只是條很長的熱狗而已,丹丹顯然是過譽,是被網友、鄉民們捧上天的「朝聖美食」。這間速食店勝於便宜,以及濃厚的古早風味,喜歡台式漢堡店的朋友不妨一試。
飽餐一頓,兩人繼續往愛河方向移動,走經橫跨愛河的七賢橋,來到侯孝賢導演《風櫃來的人》取景的河西路,正打算稍作停留時,風雨突然增遽,吹到連雨傘骨架都差點散掉,自然也無心拍照了。我們趕緊加緊腳步,躲進附近騎樓避雨,直覺後頭就是出現在電影裡的西藥房。友人順道買藥,可惜他沒看過《風櫃來的人》,不然他會像我一樣,很有身歷其境的興奮感受哩!
待風雨漸緩,我們循著愛河遊走,沿途盡是掉落的樹葉枯枝,路上行人寥寥可數。不到五分鐘,市立歷史博物館那極具威嚴感的塔樓出現在眼前。
像不像一個「高」字? |
地處鹽埕區、愛河畔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1939年(昭和14年)落成,為昔日的高雄市政府舊址。日據時代中期,軍國主義盛行,日本執政當局鑒於高雄市中心逐漸從哈瑪星東移,乃將高雄市役所遷至榮町,新築辦公廳舍。該廳舍由清水組(大野米次郎)設計、監造,為一「興亞帝冠樣式」的對稱建築;為因應戰時防遭敵機轟炸,外觀以淺綠國防色為基調,外露式陶燒排水管亦屬少見特殊的建築景觀。
1992年,市政府搬遷,舊市府建築功成身退,重新以博物館之姿面世,更是台灣首座由地方政府經營的歷史博物館。2004年,高雄舊市府登錄市定古蹟保存。
走進博物館大廳,富麗堂皇,十分氣派。詢問櫃檯,才知道這裡是免費參觀的。
余光中的新詩作品《讓春天從高雄出發》。 |
博物館裡有各式各樣的特展,人也不多,值得花點時間逗留。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舊市府就是「高雄事件」的歷史現場之一。拾階而上,來到位於二樓的二二八事件常設展廳,一同與這幢建築見證當年的血腥鎮壓,心情不自覺沉重了起來。
透過維妙維肖的袖珍市府模型,反映了槍聲四起的那一夜,是多麼地漫長。
宏偉壯觀的挑高天井。 |
參觀完歷史博物館,發現強風和雨勢停歇,陽光竟然探出頭了!
佇立在中正橋上眺望開闊河景,讓筆者憶起很多年前曾經搭乘「愛之船」遊覽愛河,因此仍對當時河道兩岸璀璨迷人的夜景,記憶猶新。如今舊地重遊,而且還是挑颱風過境時前來,夠另類吧?
橫越馬路,走進博物館對面的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這裡昔日為中國園林風格的仁愛公園,以及地下街遺址。這兩座象徵鹽埕繁華時期的地標建物,現都已不復存,連舊跡都遍尋不著。
沿著無人的河岸步道愜意散步,抬頭見鳳凰木綻放出火紅花朵,夏天果然到了呢!
高雄市電影館不定期放映非主流電影,提供資深影迷解饞。 |
1970年代,白景瑞改編陳映真小說《將軍族》的名作《再見阿郎》,讓小地痞柯俊雄在愛河畔兜售西瓜;丁善璽將愛河比擬上海蘇州河、七賢國中偽裝成四行倉庫,攝製成轟動一時的愛國軍教片《八百壯士》。林青霞飾演的童子橫渡愛河護送國旗,青天白日紅冉冉升起於高雄上空,已經是台灣電影史難以抹滅的經典影像。
1983年,侯孝賢《風櫃來的人》捕捉住高雄已逝的城市風景,片中加工出口區女工集體下班的景象,如今顯得彌足珍貴...。這就是高雄,和台北一樣非常「上相」,不容易降雨的天氣、得天獨厚的海港景觀和政府的補助優惠,讓高雄近幾年躍升最適合拍電影的城市。
電影館斜對面的愛河大飯店廢墟,過去的盛況已不復再。
渡過高雄橋、來到五福三路,玫瑰聖母堂的哥德式尖塔,醒目地矗立在路旁。玫瑰聖母堂創始於1859年(清咸豐九年),為天主教會在台灣重新開教以來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近代台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並登錄為國家三級古蹟保護。
2001年,由文建會舉辦「台灣歷史建築百景」網路票選活動當中,玫瑰聖母堂拔得頭籌、名列第一。
正門上頭懸有「奉旨」聖碑,此碑係1874年 (清同治13年) 時,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處理牡丹社事件,受當時玫瑰聖母堂的神父請託,向清廷請奏准予天主教傳教自由。沈葆楨上奏後,皇帝頒賜「奉旨」和「天主堂」兩塊聖碑,贈予玫瑰堂。
第一志願高雄女中,侯導想追的女孩就是唸這間。 |
與五福三路交叉、國軍英雄館旁的英雄路,全長僅有150公尺,是全市最短的道路,難怪被在地人調侃說是英雄「氣短」。
走到現在,原以為強風豪雨不會再來,所謂「好雨挑時節」,風雲一夕變色,而且更加強勁。我們只好提早結束戶外行程,跑去三多商圈逛百貨商場,稍後前往興中夜市、挑了間大紅招牌的龍記滷味,好好吃碗暖呼呼的熱食,為接踵而來的旅程補充熱量。
從三多商圈徒步至新光路,這附近最顯著的地景除了85大樓之外,不外乎是今年元旦正式營運的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
中央公園南端的城市光廊,2001年完工之際,曾經是高雄市很熱門的夜遊景點,儘管去年重新翻修過,但人氣已不及當年,燈火顯得黯淡。
大立精品Star Place,UN Studio在台灣的首件設計作品。 |
(待續)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