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3

【屏東市】下淡水溪鐵橋

桁 (ㄏㄤˊ) 架橋 (Truss bridge),是早期橋梁建設中具有較長跨徑及乘載力的形式。在台灣,除了唯一以公路運輸為主的西螺大橋以外,許多鐵路橋梁都是採用此種設計;其中最具規模的,應屬橫跨高屏溪的下淡水溪鐵橋了。





介於九曲堂及六塊厝兩站之間、由日籍設計師飯田豐二督造的下淡水溪 (高屏溪古名) 鐵橋,橋長達1526公尺,共二十四孔,其橋墩是以磚造外覆花崗岩製成的沈箱構成;而建橋的鋼樑構材皆為日本製造,再由高雄港、基隆港藉鐵路運來組裝,工事則多靠人力完成。


1914年 (大正三年) 甫一竣工,頓時躍身成為亞洲第一長橋,號稱「東洋第一大鐵橋」。它亦為高雄與屏東兩地之間,首條陸路交通和南北貨物、蔗糖運輸的交通要道,堪稱促成屏東平原經濟發達的最大功臣。







1992年,採鐵路電氣化的高屏溪新橋完工,下淡水溪鐵橋功成身退。原本差點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幸經地方文史工作者爭取,終免於受難,並登錄國定二級古蹟,是台灣目前唯一被列為二級古蹟的火車鐵橋。兩橋並列,每當列車呼嘯而過,退役的老橋樑總顯得有些落寞。

已顯斑駁卻壯觀依舊的百年鐵橋,不僅是婚紗照、「愛攝」者捕捉高屏溪日落的最佳主角,亦曾出現於《稻草人》、《寒假有夠長》等知名影視作品當中。


話說對岸大樹鄉有細心維護高屏溪畔,對鐵橋的歷史沿革也有詳盡介紹,所以大多數旅人都會選擇到那兒停留。屏東六塊厝這頭,由於離都市偏遠、又缺乏宣傳和整頓,所以河濱公園呈現荒蕪狀態。但也未嘗不是件壞事。獨自一人,舉頭望向遼闊無盡蒼穹,浮雲浩浩湯湯衝過天際 ── 這就是南國的天空。



若要近距離感受下淡水溪鐵橋的縱深之美,必須穿過青青稻田,便能找到通往橋端的石階。


利用昔日鐵路枕木蓋建的空中步道,林木扶疏。步道盡頭,尚存一列舊台鐵車廂。


可惜的是,屏東這端不能像大樹鄉一樣,可以親自走上橋身體驗。懂不懂得拚觀光,眼前此景,大家心知肚明。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