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3-29

【新北市】泰山明志書院.頂泰山巖.辭修公園

拜訪完連橫墓,我的泰山之旅尚未結束。



繞進明志路一段352巷、順坡到底,我們來到了文史影像公園




雖名曰文史影像公園,主要的參觀重點卻是敢部隊碉堡遺址



二次大戰尾聲,日本為防衛美軍攻擊台灣,在台灣本島部署五個師團、七個旅團,北部主要部署於台北的第六十六師團,師團長為中島吉三郎、部隊代號「敢」,這就是泰山居民口中「敢部隊」的由來。


這處背對土地公廟、鑲嵌在山腰上的碉堡遺跡,被鮮紅鐵絲網包裹住、沒有開放參觀。可能是擔心會變成治安死角吧!


離開略顯單調的文史影像公園,下一站前往著名的「北台首學」明志書院



清乾隆二十八年 (1763年),有鑑於新莊平原地區快速發展,卻沒有一所像樣的學校,學子們都必須跋山涉水,遠赴彰化求學;也因為路途遙遠,許多可造之才多不得不中輟學業。對開墾新莊有所貢獻、時年七十歲的汀洲府永定貢生胡焯猷便慨然捐獻八十甲地,以及興直堡新莊山腳下的莊園、房舍、水塘,創辦義學。

這項義舉很快地就傳到了淡水廳同知胡邦翰耳中。胡讚揚其志,逐上書閩浙總督。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總督楊廷璋接受同知夏璐的邀請前來立碑,為義學嘉名「明志書院」。

因此,明志書院成為大甲溪以北的第一間書院,規模宏偉。較北台灣第二間書院──艋舺學海書院早了七十多年。

書院前的敬文亭。


由於當時淡水廳衙門設於竹塹 (新竹市),距離遙遠,乾隆四十六年同知成履泰將書院遷至竹塹,泰山的原明志書院被稱作舊書院。儘管部分的學產轉移,經費縮編,但仍持續興學、作育英才。後經官方正式定名「新莊山腳義塾」,但是過去的規模相比,已經不如以往。到了光緒年間,僅剩正屋三間。




日據時期,公學校的廣泛設立,傳統義塾式微。明志學院不再具有重要的文教地位,1920年,胡焯猷後代胡全集資重修書院,作為祠堂之用。


台灣光復以後,明志書院的建築隨著年代更迭、結構日益老舊。2002年,一樁後院老樹的倒塌意外,書院遭到重壓、幾乎全毀,正廳、門額無一倖免。2005年,在地方與政府的推動下,明志書院按照舊貌修復,並登錄歷史建築。




現在書院內是個小而美的展示空間,透過供俸的朱熹牌位,古碑、建築殘跡和文字介紹,遙想「淡蘭文風」學風鼎盛的古早歲月。





距離書院不遠的崎仔腳頂泰山,是泰山境內的國家三級古蹟。


循應化街扶搖直上,兩旁出現了日據時期的石燈籠座造景,還有一個極不起眼、立於昭和十年的平安橋橋柱,可惜下半部整個隱沒在柏油裡頭。



頂泰山巖建於乾隆19年 (1754年) ,原名福山巖,咸豐年間重建、改名為泰山巖,是泰山地區最古老的寺廟。


頂泰山巖為福建安溪李姓族人所創,主祀自安溪分香來台的顯應祖師,上篇提到溝仔墘的下泰山巖,即為其分祀,所以開始有了「頂」、「下」之分。同時,它亦是當地李氏的祖廟。





頂泰山巖最近一次修建是在日據昭和年間,由名匠陳應彬率徒規劃設計。建築格局為二進二廊雙護龍,廟內的木雕、石刻、彩繪等裝飾,雕樑畫棟、精緻細膩。




下午,想起自己還沒吃午餐。於是重回明志路溝仔墘一帶,品嚐泰山馳名的全興大腸蚵仔麵線。每到用餐時段,小小的店面裡擠滿人客,外頭也是大排長龍.....



料多味美的大腸麵線 (大碗60元,小碗45元)。表面看似全是麵線、其實好料都沉在底下。


用湯匙翻攪,鮮蚵、滷大腸頭、肉羹全都出現了!微微的小辣,味道還行。
















吃飽後,繼續上路。從全興麵線附近岔口轉進辭修路。在泰山高中的對面,是美寧工坊。六、七零年代,台灣還是代工王國的代名詞時,設廠於泰山的美寧工廠,曾經代工紅遍世界各國的芭比娃娃。


為了落實社區營造,政府結合美寧代工芭比的記憶,打造「美寧娃娃」、舉辦泰山娃娃節,試圖欲建立起專屬於泰山的意象。可惜,沒有創新、無法凸顯在地特色,終究會被潮流淘汰。去年十二月底,美寧工坊以成本考量為由收攤,宣告解散。

美寧工坊拉下鐵幕、冷清異常。看向外頭「起飛吧!娃娃鄉!」口氣那麼信誓旦旦的招牌標語,總令人感到不勝唏噓。


辭修路底林木茂密的辭修公園,過去是已故副總統陳誠 (1898─1965) 墓園。

已除役的「勝利女神」對空飛彈。

1995年,陳家後代將陳誠遺骨遷葬高雄佛光山,原址交還當時的鄉公所管理,隨後整建成辭修公園。




公園裡還能找到昔日墓園留下的標語和參觀須知。



陳誠墓園原址。

整個公園依半山腰而建,腹地廣闊,依舊持墓園時期的格局。最讓我驚奇的,圍繞在石階道周遭的木棧甬徑。林蔭蔽空、靜謐宜人,倒是別有洞天,恍若獨步於森林間之感。







時序轉秋時,滿山嫣紅的楓香、青楓將會綴滿山坡,台北不失一處近郊賞楓的私密景點。

【旅行地圖】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泰山 (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