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3

【電影場景圖鑑】《看海的日子》A Flower in The Raining Night | 導演:王童 Wang Toon | 1983

1980年代初期,隨著《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的成功,業界掀起一陣改編鄉土文學成寫實電影的熱潮。黃春明另一篇小說〈看海的日子〉也由蒙太奇電影公司拍成電影,王童執導、黃春明親自編劇。劇中描述宜蘭南方澳的妓女白玫 (陸小芬 飾) 如何擺脫噩運,追尋生活目標和生命希望的心路歷程。

王童:「我看過十幾次原著,每回心靈都被深深觸動,腦中也出現一幕幕活動的影像。我按捺不住『有話要說』的衝動,找上黃春明,請他跟我合作拍攝這部電影。(註1)

美術指導出身的王童,1980年開始做導演,並執導出「假如我是真的」、「苦戀」等極受推崇的作品。「看海的日子」是他用情最深的一部電影,也是他眷戀台灣這塊土地真正的第一步。本片使陸小芬她脫離社會寫實電影的定型演技,奪得當年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跨出一大步。

王童:「卑微小人物也有真性情,這與職業的貴賤無關。我相信,一個故事,一種感情,一個人物,只要描繪得真實、細膩,都會給人不同的感動和啟發。妓女也不例外。」(同註1)

《看海的日子》雖然故事舞台是在宜蘭南方澳漁港,但是除了片頭交代場域之外,妓院街在棚內拍攝;阿匹婆經營與馬如風見面的妓院搭景於金山磺港漁村白玫的養父家是在九份。而白玫親生母親 (英英 飾) 居住的鄉村則是宜蘭員山鄉雙連埤雙連埤日後成為王童鍾愛的拍片地點,稻草人》(1987) 及《無言的山丘》(1992) 皆有出現。

▫️

南方澳 - 四維巷

場景說明:《看海的日子》以宜蘭南方澳漁港為故事舞台,但在王童改編電影版本中,南方澳僅出現於片頭與漁市紀實橋段,妓院街則在棚內及金山磺港漁村搭景。

場景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江夏路及四維巷交叉口

走訪時間:2023年1月12日



坊間《看海的日子》DVD出現日後所添加的字卡,甚至出現主演「陸小芬」與劇中主角「白玫」獨立分開的謬誤。在《王童七日談》一書中,導演提及奉勸大家別看這個版本,卻也是市面上唯一能看到的版本了。

編按:國家影視聽中心已進行該片數位修復,台語版重新出土,但目前尚未推出相關影音產品。

▫️

南方澳 - 駝背橋

場景說明:白玫數度進出南方澳漁村,都會通過跨漁港航道高架橋,做為出入漁港妓院的意象地標。

場景地址:宜蘭縣蘇澳鎮江夏路及四維巷交叉口

走訪時間:2023年1月12日


早年從南方澳第三漁港到對岸造船廠,需繞行經過內埤一大圈或搭乘渡輪,較不方便。1976年10月30日完工的跨漁港航道高架橋,是十大建設蘇澳港建港期間的施工橋梁,也是南方澳首座跨越漁港航道的橋梁,中間橋面最高使橋體呈現拱形,因此漁民稱其為「駝背橋」。

蘇澳鎮南方澳舊駝背橋及漁船側景
 圖片來源:國家文化記憶庫

後來在「駝背橋」北面興建南方澳大橋,「駝背橋」才宣告功成身退,於2000年左右拆除。

南方澳大橋後來於2019年10月1日斷裂,造成橋下3艘漁船遭壓毀與台灣中油油罐車隨橋面跌落並起火,共計2人重傷、1人中傷、10人輕傷、6人罹難。大橋崩塌後,交通部在原址重建新的跨港大橋,於2022年12月18日通車啟用。新的南方澳大橋外觀,頗有與「駝背橋」致敬意味。

新的南方澳大橋外觀,
頗有向「駝背橋」致敬意味

▫️

金山磺港福德堂

場景說明:南方澳漁獲豐收之際,鴇母 (阿匹婆 飾) 帶領妓女們上香參拜的古樸小廟。

場景地址:新北市金山區北24鄉道6號

走訪時間:2021年8月27日

這座金山磺港漁港邊的土地公,根據廟內捐獻碑記載,改建成今貌已是民國九十年 (2001年) 的事了。

▫️

找尋磺港山坡的妓女戶場景

場景說明:影片前半段為攝影棚內陳設的妓女戶,而後來白玫來到山坡上的妓院,場景不在宜蘭南方澳,而在新北金山的磺港漁村。白梅在這裡遇到性格純樸的漁民 (馬如風 飾),後來懷了他的孩子。

場景地址:新北市金山區

走訪時間:2021年8月27日





為了找尋劇中阿匹婆開設的妓女戶,我在磺港漁村根據山形與民宅比對,除了找到零星尚存的三合院,地貌早已與近四十年前大不相同。拾級而上跟當地住家打聽,居民都不清楚這部影片,也無法指出明確地理位置。

磺港漁村美景令筆者流連忘返

正當難掩失望準備賦歸,拐彎卻意外發現白梅說要回鄉結婚、告別妓女戶下山的坡道。比對之際,我彷彿再次目睹白玫身穿一身潔白洋裝、充滿自信離去的背影。


▫️

九份 - 豎崎路

場景說明:白玫請假回九份養父家參加養父的忌日儀式,卻不知道早已開始。該取景角度與日後王童導演《無言的山丘》(1992) 相同、左邊建築變成萬里香妓院。

場景地址:新北市瑞芳區九份

走訪時間:2021年8月27日



《無言的山丘》(1992) 截圖,相同鏡位

▫️

石碇東街

場景說明: 被養母遭到輕薄對待,讓白玫想起年輕時 (林秀玲 飾) 被養父賣到妓女戶時經過的街道。

場景地址:新北市石碇區

走訪時間:2020年4月19日


作為淡蘭古道樞紐,石碇迄今仍是座保有一絲寧靜的山城。緊鄰溪畔、猶如懸空般的吊腳樓景觀,以及騎樓戶戶串連的「不見天街」更是百年來不變的獨特風景。

▫️

福隆車站

場景說明:白玫在火車上遇到昔日的姊妹茵茵(蘇明明 飾),發現他已經與一名魯姓外省男子成婚,育一子「魯延」。

台鐵宜蘭線是本片重要的視覺意象。兩人最後下車的車站為福隆車站,該幕可以看到當地商家於月台叫賣便當的情景,現今已經消失。

場景地址:新北市貢寮區福隆街2號

走訪時間:2018年


▫️

雙連埤產業道路

場景說明:白玫告別漁港,回到鄉下找生母 (英英 飾) 的第一顆鏡頭,便是取景於雙連埤的產業道路,現在人們多記得這是通往福山植物園的必經之路。

場景地址:宜蘭縣員山鄉

走訪時間:2022年5月7日



資料紀載,海拔高度約470公尺的雙連埤,擁有台灣少有的低海拔濕地;但在我眼裡,雙連埤是王童導演鍾愛取材的外景地,從《看海的日子》、《稻草人》至《無言的山丘》,都有雙連埤的存在。

王童導演曾言,因為喜歡宜蘭的好山好水,加上《看海》原著黃春明是宜蘭人,以致於日後拍任何戲都會想去宜蘭找景。(典出《王童七日談》,藍祖蔚 著。)

▫️

雙連埤頭地公

場景說明:從白玫回鄉後前來參拜、再到謝神場面,這間古樸的土地公廟凝聚起劇中整個聚落的力量。這間雙連埤歷史悠久的土地公廟雖已改建,但仍舊是當地的信仰中心,也是外地遊客首度造訪雙連埤,最好的停車、歇腳之處。

場景地址:宜蘭縣員山鄉

走訪時間:2022年5月7日





▫️

雙連分校舊址

場景說明:雙連分校前身為1950年設立的員山國校大湖分班;後因雙連埤地區人口外移,1985年,宜蘭縣政府基於學習成效及教育成本等考量,停止了雙連分校的招生。

場景地址:宜蘭縣員山鄉

走訪時間:2022年5月7日



1993年,雙連分校正式廢校,六年後荒野保護協會承租校地,成立雙連埤生態教室,如今因租約到期而再度荒蕪。




▫️

猴硐車站

場景說明: 白玫要帶剛出生的小孩,搭火車回南方澳尋找生父。該幕中捕捉到當時尚未停採的瑞三礦業整煤廠

場景地址:新北市瑞芳區柴寮路70號

走訪時間:2021年9月19日






白玫:「走,到漁港去。魚群還沒有來啊,我知道,那不可能遇到這孩子的爸爸。我知道,那又為什麼?我不知道,也許可以遇到他。遇到他怎麼辦?告訴他這孩子是他的,他會相信嗎?魚群沒有來,他不會在那裡,那我去漁港做什麼?我也不清楚。只是很想去那裡走一趟。

▫️

龜山島

場景說明:白玫偕子搭火車經過的太平洋海景。

走訪時間:2020年8月14日



白玫:「看哪,那就是大海耶,海裡啊有好多好多的魚哦,有黃的魚,有紅的魚,大的像火車,小的就像小拇指,你看那有船,船在海搖啊搖,魚在海游啊游,爸爸在船上抓魚,爸爸在船上抓好多好多的魚回來給你吃。

不,我不相信。我這樣的母親,這孩子將來就沒有希望。


▫️

《看海的日子》電影場景地圖



▫️

《看海的日子》主要職員名單


導演:王童
原著、編劇:黃春明
製片:梅長錕、張美君
配樂:張弘毅
攝影指導:林鴻鐘
藝術指導:王童
剪輯指導:陳勝昌
片長:100分鐘
出品:蒙太奇有限公司 - 台灣 (1983)

▫️


備註:

1. 蕭容慧,陰霾中展現曙光——由幾部新片看國語電影的新希望》,光華雜誌,1983.9。

最近更新日期:2025-8-23

※《看海的日子》截圖版權屬於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所有,本文僅作非營利報導及學術評論用途。現場實景照皆由島國拾影拍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