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社事件過後,清庭敕令沈葆禎建恆春城,並置典史署為縣治所在。當時劉璈與夏獻綸來這探勘築城地點,發現此珊瑚礁岩處在一片平野中間,因此決定將此山納進城中。風水考量是作為城的主山來引進龍脈,這也難怪此山四周建了不少寺廟。
清代,這裡成為地方文人雅士聚集之處。知縣周有基將此地選入恆春八景之一,題刻於三山國王廟旁的岩壁上,其中一句「千秋洞鑑封侯賞」,指的就是猴洞山。《恆春縣志》中對猴洞山的描述如下:
「猴洞山,舊名做饗山,在縣城西門內,平地矗起,全山皆石。高百尺,周百丈,中斷而陘闊數尺,以板為橋。山之陽,濬兩池,如鳥之展翼。山顛建澄心亭、聽雨山房、瀛洲仙館、小屋數椽,今改為文廟,權供神牌,建櫺星門。」
可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孔廟在盟軍的空襲行動中遭毀。而立於猴洞山山麓的四座古碑,有的徒剩基座,要不就被後人因「民族意識」磨除破壞,毀壞殆盡。
猴洞山的最高點忠魂碑,是為了紀念因戰事殉國的日軍。
兵器整備紀念碑。根據碑文推定立碑於1937年之後、1939年之前。當初日本為籌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費,號召當地仕紳捐資整備軍器。正面刻著兵器整備紀念之碑,背部記載捐資者姓名及所捐款項。
這是台灣最南端界碑,據說碑形呈台灣島狀。如今只剩下殘餘和水泥基座。
另一石碑的水泥基座,應當是1895年立之日軍攻陷恆春城紀念碑。
猴洞山雖不若以往那麼有影響力了,但怪石嶙峋的特殊奇景,步道階梯穿梭其間,熱帶植栽遍植,猶如置身天然版的蘇州獅子林,卻不見人為匠氣,頗具勝景之姿,相當值得一遊。下次走訪恆春,不妨順道參訪這座歷史久遠的老字號名勝。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