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求學之故,板橋成為我平日通勤的新據點,自然而然地,我更想重新認識這座城市──發掘除了林家花園,更多樣多變、人文薈萃的板橋。
板橋最早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聚居地,後來漢人在17世紀逐漸遷入,形成「擺接社」聚落。大漢溪船運興盛時期,商旅貨物在「湳仔港」上岸運往「擺接社」閩南人聚落,途中需經林家花園後方的「公館溝」;為方便人貨通行,在溝上興建了一座木板橋,當地因而被稱為枋橋。
接雲寺前的木板橋模型,追憶枋橋意象。 |
日據時代,日本人將枋橋改成充滿日式風情的板橋 (いたばし),先為板橋庄,1929年升格為板橋街。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民政府延續此名,改為板橋鎮、隸屬台北縣,之後升格為板橋市、板橋區,政府機要匯集,奠定新北市首善之區的地位。
眾人熟稔新興開發的新板特區,但多數人並不知曉,板橋原本有座枋橋城,有城牆、城門、天然的護城溝渠 (公館溝),建造歷史甚至比台北城早上近三十年,可謂台北地區第一座城堡。
枋橋城廓示意圖。 |
枋橋城建於1855年,主要以板橋林家花園為中心。當時漳泉械鬥嚴重,由漳州來台的林本源家族為了防衛鄉里,與仕紳籌款,沿著公館溝修建枋橋城,城牆高約五公尺,設東、南、西、北、小東門等五城門,直到日據時期,日本人因交通需求,才拆除古城牆。
如今,我們仍能藉由「東門街」、「北門街」等街名,還有散置四處的廟宇及歷史建築,依稀尋覓古城遺留下來的蛛絲馬跡。
小東門陸橋的所在位置,為過去枋橋城的小東門舊址。 |
板橋國小 (板橋公學校) 最早是大觀義學所在地。 |
◎枋橋建學碑
從文化路一段踏入古城範圍,首站為前身為板橋公學校的板橋國小。國小正門右側,有塊立於老榕旁、顯眼高聳的潔白石碑,很難不惹人注目。
枋橋建學碑為板橋林本源家族於1907年所立,日本書法家日下部鳴鶴書碑。碑文內容訴說板橋林家出錢出地,先後設立大觀書社、義學 (1873年),如今又捐獻原先義學的所在位置,建了公學校的新校舍,造福板橋地區的人民;另外還記載著校舍的長、寬、面積及建設所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最後褒獎林本源家族的事蹟,尤其特別表揚林家對於地方教育的貢獻。
由於碑文日漸風化、多已模糊不清,一旁新豎立的解說牌詳載完整原文。 |
「明治」被挖掉了! |
枋橋建學紀念碑為板橋國小前身枋橋公學校由大觀義學遷移至現址之重要見證,具台灣教育發展史上之意義,登錄為國家三級古蹟。
只不過,建學碑被強化玻璃圍牆遮住大半、鐵門深鎖,把欲參觀國定古蹟的民眾隔絕在外。這樣不親民的設計,令人匪夷所思,真不知道是哪位設計師的主意。
◎大觀義學
拜訪完大觀義學原址,沿著北門街、西門街,往林家花園的方向前進,不到五分鐘就可抵達現今的大觀義學 ── 大觀幼稚園。(地址:西門街5號)
大觀義學最初是為了消除漳泉械鬥而設,林本源家族為化解兩居民間的世仇,於是與泉州人聯姻通婚,促進族群融合,族人林維讓於清同治2年 (1863年) 捐資設立大觀書社,收容兩地子民習文,並供應食宿所需;同治12年 (1873年) 時、改為義學,暴戾從此不復存。而且,大觀義學亦連帶使得當地文風鼎盛,日益繁榮。
大觀義學的命名典故也很有意思:義學所在之地,可以遠眺大屯、觀音兩山對峙,兩地分別為漳、泉州人聚居之地,故取兩山之首字,象徵「漳泉一家」;另外,「大觀」諧音「大官」,與讀書人「學而優則仕」的理念相符。
義學既是學堂亦是廟宇,其正殿供奉文昌帝君,與兩側的書僮和劍僮皆為建廟之初即有的古物,應為新北市境內最為古老的神明雕像;座前同祀至聖先師孔子,至今仍是新北市舉行祭孔儀式的場所。
《大觀義學碑記》 |
現在似乎是大觀幼稚園小朋友的「放風時間」。 |
每逢考季,這裡總吸引不少學子前來許願,祈求考場得意,金榜題名。
我在停車場外頭晃呀晃,不知能否隨意進入。管理員阿姨注意到我鬼鬼祟祟地來來回回,探頭用狐疑地眼神望著我。於是我前去說明來意。
「喔!城牆啊?轉進去就看到了。」阿姨好心地指示方向:「前幾天才有人來拍過,你也是要做作業嗎?」其實我只是有好奇心罷了!或許在他們的眼中,當代年輕人不會對這些歷史遺跡感到興趣吧!
往停車場深處走去,真的找到了一小段使用城牆砂岩石材堆砌的牆面,已經變成民宅的一部分。
阿姨拿著掃把走了過來。「你剛剛看的這面的確是城牆沒錯,不過還有一面完整的。」她指著面前的施工鐵籬說道,「這一片都是。」
實在很難想像。我問為何要用鐵籬圍住?「因為是古蹟嘛,上頭想保護城牆,所以乾脆圍起來。」我大嘆可惜,怎麼這樣子維護歷史遺跡,真是不三不四!「你倒是可以從民宅另一頭的55巷,看到部分牆面。」她說。我道了謝,決意去一探究竟。
走出停車場,往家樂福、接雲寺的方向前行,會經過一處小公園,狹窄的55巷就隱身在蓊鬱密林裏頭。我認為現在的腳底下,應該就是加蓋過後的護城溝渠公館溝。
這面有五公尺高的古城牆,部分已經嵌入民宅建物,何時全貌才能重見天日?
蓊鬱綠意中的古城牆殘跡,石塊排列整齊。 |
黑貓遊走城牆之上。 |
因為失去,才懂得珍惜。城牆就算只留下那麼一小段,但對這座變化急遽的城市而言,是極為重要的歷史資產,證明枋橋城曾經存在過。
比起隔壁參觀人潮絡繹不絕的林家花園,近在咫尺的古城牆殘跡反而遭受冷落;但也多虧這般冷落,讓城牆安安靜靜地矗立於此,只待有心人去發掘了。── 待續
【旅行地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