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台中市】清水紫雲巖.清水老街.《同學麥娜絲》西寧社區


返回台北前,我們母子決定到清水市區逛逛。母親向來喜歡拜廟,我跟她說既然我們都去過大甲鎮瀾宮無數次,那海線另一間大廟紫雲巖自然不容錯過。

紫雲巖的創建始於清康熙元年 (1662),供奉觀音佛祖,取名紫雲乃是採「祥瑞之氣」之義。坐東朝西、背倚鰲峰山的紫雲巖,不僅是地方宗教信仰中心,也號稱台中最大的觀音廟,進香團絡繹不絕。

現今凌霄聖殿的氣勢為1970年翻修改建的,來回拜上一圈可得花上不少時間;後花園擁有假山小橋噴泉,左青龍、右白虎的雕塑,非常復古浮誇。


園中立有兩座歷史悠久的古碑,左為明治三十九年 (1906) 所立的「牛罵頭觀音廟後堤防復舊碑」,右為清乾隆四十三年 (1778) 的「嚴禁感恩社佃業混丈勒索碑」,若沒留意很容易忽略。

紫雲巖的環保金爐如鐵塔般,樓高數層,足見香火相當鼎盛。

紫雲巖前的大街路乃清水 (天然湧泉) 發源地,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是熱鬧市街。1935年4月21日發生關刀山大地震,老街區幾乎全毀,日本政府實施都市計畫,將清水街區擴大至現今中山路,重新整治後、整齊劃一的棋盤式街道成為今日清水街道原型。反而清代就存在的古道營盤 就這麼變成尋常小巷了。儘管巷子沿途老屋大多不存,但沒有機車闖入、可以安心徒步的靜謐氛圍,可謂鬧中取靜。



早午餐——正牌米糕莊的米糕及乾意麵。

正牌米糕莊對面即通往清水神社的神社崎 (後參道),以及日本人設立的自來水廠;續行大街路和清水街轉角處有一湧泉溝渠埤仔口,舊時為小鎮婦女洗衣、孩童夏天戲水的場所。前幾年溝渠畔還有立有垂柳,饒富情調,現在居然全不見了,令人遺憾。

從清水街繞進人聲鼎沸的菜市場,一路瀏覽清水現存的幾戶洋樓街屋,例如蔡年亨故居,以及中興街及新生巷口、堂號「隴西衍派」的李宅。其中李宅歷經關刀山大地震及九二一大地震,仍舊屹立不搖。洋樓立面有家訓「勤垣」及堂號「隴西衍派」字樣。



途中會經過文昌街的十字路口。文昌街為都市計畫當中新設的商店街,也是清水第一條鋪上柏油的道路,兩旁曾因設有鈴蘭燈裝飾,而被稱作「鈴蘭街」及「小銀座」。現在文昌街還保有當年竣工的洗石子工法連棟街屋,共有18間、俗稱十八坎

看到這樣完善的都市規劃,不禁讓我想起「新高市」計畫。日本人曾一度打算將大甲郡的清水、沙鹿、梧棲、龍井合併,形成一座新的州轄市,並要在梧棲築座新高港,然而受二戰爆發及財政困頓而胎死腹中。戰後國民政府雖也曾規畫在梧棲建立省轄市,但後來並無施行,倒是新高港變成日後十大建設之一的台中港。

這讓我未來想去梧棲,看看是否還有遺留新高市的蛛絲馬跡?

《同學麥娜絲》(2020) 截圖 © 甜蜜生活

《同學麥娜絲》西寧社區取景地現況 (2025)

難得走訪清水,就是要朝聖電影《同學麥娜絲》(2020) 取景的西寧社區 (中山路417巷),這裡設定為劇中「閉結」(劉冠廷 飾) 家「松美紙糊店」所在地,過場空景都會拍攝這座火車鐵橋。



無須筆者多介紹,這條窄巷早已成為非常有名的拍火車打卡景點,不過巷內尚存的老屋、手寫標語和土地公廟鎮興祠 ,仍舊充滿舊時代老社區的樸實氣息。

◎ 本文同步刊載於島國拾影粉絲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