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2

光華雜誌舊文分享:侯孝賢的心路歷程


這篇是我三年前從格友「聊資一談」網誌讀到、引用分享的一篇報導文章。從小學第一次看到《冬冬的假期》,再至高中時代,我非常崇拜、迷戀侯孝賢作品,可以說幾乎到了狂熱的地步。

對電影啟蒙而言,他是我的「精神」領袖;侯導電影中的草根性,同樣教會了我「不忘本」的精神:從台灣出發、放眼國際,「土產」真的不輸給「舶來品」,我們自己就能拍出世界各國拍不出的好題材、令眾人瞠目結舌的好電影。而不是一定得像李安、米洛斯福曼,要靠拍外語片求取功名。完全由台灣本土孕育出的國際導演,我想真的只有侯導能夠勝任。


金馬獎五十歲了,自己對電影的熱情依舊不減。雖然讀電影的過程中挫折不斷、越來越孤獨,但是越挫越勇 (應該吧XD)。會不會像北野武《阿基里斯與龜》所想講的,追求藝術最終毀了一個人的一生?老實說我不知道耶,我只知道要把握當下。這就交給人生際遇吧!




侯孝賢的心路歷程
   A Bright New Star in Chinese Cinema--Hou Hsiao-hsien
   文.蕭容慧 圖.張良綱
光華雜誌    1985.09

    
新聞上說:「侯孝賢的片子賠掉了」,但是不出兩天,新聞說:「侯孝賢的新片又開拍了」,再一會兒,「侯孝賢又得了國外的某某獎」,侯孝賢到底是怎麼回事?

今年六月,第卅屆亞太影展在日本舉行。眾所矚目的最佳導演的冠冕,落在中華民國導演侯孝賢頭上,得獎作品是「冬冬的假期」。認識他或看過他電影的人,都不覺得意外。

這位曾獲二次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的導演,可以說是國內參加國際影展次數最頻繁者。或被選派或獲邀,侯孝賢常馬不停蹄地在坎城、英國愛丁堡、日本PIA、瑞士羅加諾……影展露面。由於「空手而返」的次數多過得獎,因此他被朋友調侃為「職業參展者」。

話雖如此,侯孝賢過去的成績仍頗可觀。從他最早執導的「就是溜溜的她」、「在那河畔青草青」……,到最近的「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童年往事」,都令人眼睛一亮;最引人的是片中濃郁、寫實的鄉土風情。法國著名影評人皮耶.李思昂曾稱譽侯孝賢,是台灣本土所孕育最傑出的青年導演。

「他的電影即使不配聲音,也能看得到、嗅得出屬於中國的鄉土味」,資深導演李行強調:「不是用心生活、認真體會的人,絕拍不出吾土吾民的人情和趣味。」

原籍廣東梅縣的侯孝賢,雖非在台灣土生,卻是在此土長。卅年來在台灣成長的日子,是他創作時擷取、開採不完的豐富油礦,源源不斷供應原料。

藍天、綠野和蟬鳴聲

他拍村童捲起褲管、在河裡抓魚抓蝦的歡樂;捕捉都市小孩下鄉捉知了、鬥蟋蟀、烤蕃薯的驚喜;初中生第一次跟夢中情人訂下約會的羞澀;也刻畫出半大不小的男生,在南台灣的炎炎夏日裡,拖著一雙木屐、穿著短褲、手拿寶劍,在大街小巷殺氣騰騰地跑來跑去,自以為是替天行道……。

他的電影還經常出現藍天、綠野、清流、蟬鳴和沙沙樹葉聲,寧謐中混雜著熱鬧、歡樂的氣氛。種種映象和聲音,都撩撥、觸動了觀眾心中的兒時回憶。

今年亞太影展中,日本導演登川直樹看了「冬冬的假期」,十分激賞,曾好奇地探問:「是不是上了年紀的導演拍的?」當他獲知侯孝賢不過是卅幾歲的「小夥子」時,遲遲不肯相信。

他的懷疑還真有點道理。被喻為有五、六十歲人穩健成熟技法的侯孝賢,居然只有卅八歲的年齡,和一張廿多歲的娃娃臉。

仔細看他的電影,「冬冬的假期」描寫父子、祖孫間含蓄卻深刻的親情;「風櫃來的人」剖析一群無所事事年輕人的彷徨和苦悶;「童年往事」記錄一個男孩、一個家庭、一個時代的變化遷移。觀眾看他的電影時,只覺沉溺其中,常忘記去注意它的技巧。

內容是電影的一切

「其實,技巧是最不可靠的東西,它用得光、而且很多人在用,真正可以憑藉的是思想和內容。」侯孝賢認為一部電影的內容重於技巧和形式。比如,欣賞柏格曼或費里尼等大師級的電影時,觀眾會被整部片的內容「淹沒」,無暇去感覺技巧等旁枝末節。

「而內容不假外求,完全來自生活」,侯孝賢從長期的思考和摸索中體悟出這樣的心得:「生活是瞬息萬變的,必須不斷吸收營養、消化,才能產生新的東西。」平時他不拍戲時都在看書或錄影帶,化別人的經驗以自用;他也強調生活中俯拾都是拍戲的靈感和素材。

有年冬天,侯孝賢到澎湖,一人閒逛到風櫃,無意間在家雜貨店看到一群百無聊賴的年輕人,嬉笑怒罵地在打撞球。他急忙拿出筆記本,記下當時的人物、場景和他的感覺:「……看樣子他們沒再繼續念書,感覺他們是那麼不安定,好像隨時會出事。在這群年輕人身上,你看見青春生命不可預測的哀傷和悲壯……」這景象成為後來電影「風櫃來的人」的開頭。

簡單地說,影響侯孝賢的不是某些特定的人或事,整個生活環境都可算是他的啟蒙師。他說:「瞭解、喜愛自己生長的環境、文化和背景,加上深刻的觀察和生活體驗,才能掌握中國人的精神和情感吧!」

電影要從非電影處來

他的近作「童年往事」有一幕戲是父親去世躺在竹床,全家守在一起,祖母、大姊哭坐左邊,接著是四兄弟按序一字排開跪著。

「這種象徵秩序,反映了中國傳統家庭的結構關係。……不僅令人感受到侯孝賢背後濃厚樸實的中國氣息,也能一窺他的藝術倫理觀……」,影評人齊隆壬如此剖析。

但電影中的種種安排對侯孝賢而言,卻只是出於直覺的反應,並未刻意而為。他最喜歡講的一句話是:「學問要從非學問處來,電影也要從非電影處來」,他解釋:「只要你深深感覺自己生活在人之中、感覺在其中,拍出的東西就會反映個人對人、對事、對世界的看法。」

有位日本讀賣新聞記者看完「風」片後問侯孝賢:電影結束時,劇中幾個年輕人在叫賣錄音帶的吶喊中,消失在茫茫人群,是否意味反社會的意識?「不清楚,也許有這種意思,可是自己不知道!」他回答。

事後他仔細想過,覺得其實並無此意,「我不習慣先把一個主題意識提出來,然後選擇素材去搭配、構築」,他相信,直覺的創作應更有自成的脈絡,且更顯渾圓自然。

比起其他至國外深造的新銳導演,侯孝賢可謂正宗的「土產」導演。別人也許必須處心積慮、刻意編排才能營造出的鄉土情感,在他而言卻易如反掌。

精彩的童年往事

「說實話,我對電影一直是很懵懂的」,侯孝賢坦承。以前有人問他為何拍電影?「爽啊!」——回答倒是乾脆俐落,但常讓對方覺得很「失望」。現在,除了「爽啊」,他還會引用日本名導演今村昌平的話做進一步解釋:「因為我喜歡生活,喜歡生活中的人。」或許,除對人的喜歡之外,強烈的好奇心和感受力,也是使他獨樹一格的主因。

從小,侯孝賢就是出了名的調皮搗蛋,成天喜歡在外頭閒盪,好奇地探看左鄰右舍、三姑六婆嘴里傳誦的新鮮事,像阿水嬸家花貓生了一窩小貓;李仔叔娶個醜媳婦,或是誰家小孩掉到大水溝裡……之類的鮮事。

而他家附近城隍廟前的野台戲更是精彩,一會兒是歌仔戲,下檔就換成布袋戲。震天價響的鳴金擂鼓、忠孝節義的人物情節,看得他興味盎然。看完後還會為劇中的惡霸編個更慘烈的下場。

那時候最討厭教科書,因此養成他讀課外書的好習慣。拜讀過武林中各家小說後,他開始沉溺在翻譯小說和金杏枝、瓊瑤、禹其民的世界裡。泰山和魯賓遜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就此一見鍾情

看電影更是侯孝賢日程表上的例行公事,有錢時走戲院正門,沒錢就爬牆看白戲,通常多採後面的方式。小孩子看電影也不懂得分析和解釋,侯孝賢只是直接、原始地接受電影給他的衝擊和感動。而這些在習焉不察中囫圇吞下的東西,竟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活水源頭。

高中畢業,他參加大專聯考,果然名落孫山,只好跑去服兵役。每逢休假,侯孝賢必定上戲院報到,一天連趕四場,看得眼睛直冒金星。這時期,一部英國片「十字路口」讓他喜歡得不得了,於是正式為他和電影牽了紅線,從此他決定「以身相許」。

役畢,他以第一志願考取藝專電影科;畢業後,他面臨了生存競爭和經濟壓力。侯孝賢在校時本來立志當演員,但他那娃娃臉和矮壯的身材使他美夢破碎。「當不成主角級明星,躲在幕後乾導演總成吧?」侯孝賢壯志凌雲地這麼想。

踏出穩健的第一步

初生之犢雖然勇氣十足,但因人頭不熟,打不進當時機會不多的電影圈,他只好去推銷電子計算機。八個月後,才經由老師介紹跟著李行當場記,從基層做起;接著又隨徐進良、賴成英等做副導和編劇。

在李行的印象中,侯孝賢幹場記時沉默寡言,做事卻積極主動、踏實負責。「我也導過他編的劇本,很喜歡!他有豐富的實務經驗,分場技巧頗高明;可貴的是內容言之有物、富創意而不賣弄。」

民國六十八年起,侯孝賢和攝影好手陳坤厚合作,一連拍了「就是溜溜的她」、「蹦蹦一串心」……等賣座鼎盛的片子。

四年前,作家朱天文在報上發表「小畢的故事」,侯孝賢非常欣賞,有意改編成電影;二人一見如故,便合作拍了電影。在社會寫實片當道之時,清新的「小畢的故事」為低潮中的國片注入一針強心劑。這部片子不但叫好,也在票房上締造了新台幣三千萬元的驚人紀錄。

一夕成名,受寵若驚

緊接著,他又執導黃春明小說改編的電影「兒子的大玩偶」,普受好評。侯孝賢好像童話故事「仙履奇緣」中的灰姑娘,突然間受到前所未有的注目。他,受寵若驚。

「坦白講,在此之前我對電影並沒有什麼志氣和野心,只當成是養家活口的工具罷了」,突然間,心中的感覺不太一樣了,「當別人鼓勵你、看重你、期待你的時候,你不得不生出向上之心和責任感。」

侯孝賢總愛舉這個例子來說明:澎湖有家「清心海鮮店」,老闆叫呂酒瓶,因為每回蔣總統到澎湖都會上他那裡小啖,於是他做料理做得愈來愈仔細、可口。「為了報答知遇之情,人自然變得清明、有信心、有志氣;我就是這樣被人推上來的」,自喻為「過河卒子」的侯孝賢開始懂得自我期許。

「土產」不輸「舶來品」?!

在拍攝「兒子的大玩偶」時,他與幾位留學回國、碩士級的新銳導演「短兵相接」。當大夥聊起電影,侯孝賢赫然發現:原來自己「土法煉鋼」、憑直覺拍出的東西竟與外國電影理論融會互通。許多以前內心模糊不清的意念突然清楚起來。只是千頭萬緒,一時不知如何整理、歸納,他的工作情緒因此陷入低潮。這時,朱天文給了他一本書「沈從文自傳」。

「讀完後我很感動。書中客觀而不誇大的敘述觀點讓人感覺:陽光底下,再悲傷、再恐怖的事情,都能以人的胸襟和對生命的熱愛把它包容」,他領悟:「世間並沒那麼多陰暗跟頹廢,在整個變動的大時代裡,生離死別會變得天經地義、不可選擇,像河水湯湯流過。」

這種觀點如醍醐灌頂,使他豁然開朗。他決定將它運用在「風櫃來的人」。

豁然開朗,自此開創新格局

「風」片描寫一群從小鎮移居都市的年輕人,苦悶、無奈地等著當兵;心中覺得未來雖有機會,卻沒有一點把握。許多人認為這是一部以風韻代替故事性和戲劇性的散文電影;金馬獎編劇吳念真形容它像一幅潑墨,揮灑自如、令人回盪不已。

「風片充滿著激盪的生命動力和銳利、粗獷大膽的獨創性」,影評人黃建業認為侯孝賢的電影寫實、客觀,態度冷靜卻不疏離。

他舉例說明,侯孝賢所描述的青少年都有個人英雄主義和道德感。他們的叛逆性並不完全來自教育制度或家庭問題,而是出自血氣方剛的青年特質。因此在刻畫有犯罪傾向的青少年時,不會一廂情願地同情、歸咎於嚴厲的父親或愛慕虛榮的母親。感覺上他的創作觀點十分自由、寬廣。

「風片裡動不動就打架的青年,看到敵人受傷倒地時,也會嚇得扔下木棍磚塊、拔腿就跑;他們甚至不會成功地殺死一隻雞。」黃建業推許侯孝賢常能生動地刻畫出一群平凡、真實而又脆弱的小人物。

許多人認為在這部片子裡,侯孝賢有「跳躍性」的進展。它不但是他個人事業的里程碑,甚至可稱作中國電影的分水嶺。

票房嚇不倒他

但這部由他投資的電影在票房上卻未獲青睞,還使他欠了一大筆債。侯孝賢沒被嚇退,又接著拍「冬冬的假期」。

「冬」片敘述二個都市小孩回到鄉下外公家,認識周遭的人物和情感,而告別童年、邁向成熟的故事。它顯現了導演另一番精麗淳厚的風貌,技法比「風」片更臻圓熟。

這幾部戲風格雖不一,卻展現幾個共同特點:

他的即興之筆常能畫龍點睛。侯孝賢拍戲擅在現場抓人物、抓環境。臨時演員缺席時,製片人可能搖身一變成為路人或流裡流氣的皮條客;導演也會把頭髮燙成鬈曲小管上陣去;當地人更經常出現在銀幕上,原因是「臨時演員對陌生地方不熟悉,走路或活動起來總覺不太對勁。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動作節奏、韻律很和諧,感覺就自然多了。」

長鏡頭和出入鏡也是侯片中的特色之一。拍電影的傳統方式是一個一個鏡頭分開拍,演員的情緒常被分割、中斷,總覺上氣不接下氣。侯孝賢則利用中景、遠景捕捉人物表情和環境,讓演員演戲時能一氣呵成,影片事後再作剪接。

此外,出入鏡和聲音的處理也常給人意外的驚喜。比如戲中媽媽追打頑皮的兒子,常會一人跑出鏡頭、聲音猶在,就像我們平常熟悉的畫面。影評人焦雄屏稱讚侯孝賢不輕易跳入演員的情緒裡,而能保持一種客觀、不煽情的距離。

導起戲來有一套

侯孝賢善於說故事和帶戲,因此演員的演技十分自然。在新片「童年往事」裡父親去世那場戲,飾演姐姐的蕭艾要弟弟們輪流去握父親的手。侯孝賢事先只輕描淡寫、敘述當時情況,幾個不識愁滋味的小朋友便很快地入戲。不但孩子們哭、工作人員哭,連演「死者」的田豐都情不自禁掉下眼淚。

助導兼演員楊麗音認為,侯孝賢十分尊重演員的想法和表達方式,只要大方向對,演員不必照本宣科,「演他的戲覺得很自由、有強烈的參與感,真是過癮!」

有時拍戲拍累了,演員和工作人員情緒不好,侯孝賢便責無旁貸地挑起提振士氣的責任:說笑話、唱段淒苦的歌仔戲或平劇、或模仿著名的廣播明星陳麗秋播放廣告……,常能立刻見效。

侯孝賢式的幽默也令人莞爾。「風」片有一段描寫一群小伙子要去看小電影,結果被騙到一個空屋,看什麼都沒有的「歐洲大銀幕」!

「童」片裡,八十歲的老祖母常拎著包袱,準備隨時回大陸。有天,祖母邀孫子與她同行,二人晃呀晃的總是找不到那座通往大陸老家的梅江橋,倒是在路上果園採了不少芭樂。平日深藏不露的祖母突然在此時表演了一手擲芭樂的特技,令觀眾也忍俊不住。

「童年往事」這部戲,侯孝賢以自己的故事為題材,內容較以前的作品繁複,野心也更大。「不但講一個家庭裡,父親與小孩間的事情;也藉這個家庭的起落,觀照整個台灣社會的變遷,和大陸遷台後整個時代給人的感覺。」

「拍自傳,真是『大膽』!」不少影壇老前輩不以為然,認為侯孝賢過於自信;還有人認為青少年體裁對他而言已是駕輕就熟,實應再求突破。有人則以為「童」片超過以前的視野,侯孝賢的技法更見圓熟、感情更豐富、感受更深沉。

不妥協的人和電影

黃建業指出,他對電影語言的掌握愈來愈精確,從美學觀點而言應被肯定,希望他能耐得住寂寞,繼續創作下去。「侯孝賢作品最可貴之處,其實是他的『不肯妥協』。」
不但是電影不肯對現實、世俗妥協,連他的為人也是如此。有人說,談侯孝賢的電影,不能不談他的人。

新銳導演楊德昌認為侯必是中國電影史上佔有重要席位的導演;他也是少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正人君子。「他為人正直、立場清楚,卻又不失厚道。」

歌星蔡琴形容他是個溫柔多情的人。由於侯孝賢常在外拍戲,少有時間和兒女相處,於是在其他方面表現他的關愛:他知道女兒喜歡搜集郵票,外出拍戲時,只要看到漂亮的都會買下或小心剪下妥為保存,好帶回去給她。

吳念真覺得他直爽中略帶「江湖氣」,為好友兩肋插刀而無怨言,有助人的開放胸襟;侯孝賢是他在電影界最崇拜和喜歡的人。

最佳拍檔朱天文描述他「不苦相、不憤世,只是一心去做一件自己很願意做的事。常常會跌倒,一會兒又爬起,興高采烈地上路。」

興高采烈上路去!

侯孝賢說:「我最喜歡『有容乃大、無慾則剛』這句話」,他說:「無論做人或拍電影都是一樣。以前覺得自己看不懂世界級導演的作品,現在卻已有平視他們的志氣;相信如果誠懇、認真地一直往前走,我的作品也一定會變。希望我五、六十歲的時候,能夠變得很豁達,像一個經歷很多事的人一樣,胸襟很大。」

侯孝賢若有所思、信心十足地笑道:「那時,希望不會聽見人家說我電影的那場那段處理得真高明,而是:『哇,這部電影好感人、好好看!』」

前不久侯孝賢回老家鳳山拍戲,他小時拜把的兄弟阿猴拎著水果來探班;隔壁鄰居王媽媽也天天送麵、滷牛肉之類的為他加餐飯,還興致勃勃地奉獻自己廿年前壓箱的舊衣出來當道具。王媽媽經常很驕傲地說:「這小子真是不簡單,拿到金馬獎,成了大導演了!」

侯孝賢記得,祖母生前特別疼愛他,因為算命的說他長大以後會當大官。

到目前為止,雖然沒看到他有任何當大官的癥兆,但很多人相信:如果照他如今這種執著、誠懇的態度一直走下去,侯孝賢在天上的祖母,一定不會失望!


侯孝賢 電影工作年表

1973 心有千千結.場記 雙龍谷.場記
1974 雲深不知處.副導 近水樓台.副導
1975 桃花女鬥周公.編劇副導 月下老人.編劇副導
1976 愛有明天.副導 煙水寒.副導 男孩與女孩的戰爭.副導
1977 翠湖寒.副導 煙波江上.劇本副導 早安台北.劇本 悲之秋.副導
1978 昨夜雨瀟瀟.劇本副導 我踏浪而來.劇本副導
1979 天涼好個秋.劇本副導 秋蓮.劇本 就是溜溜的她.劇本導演
1980 蹦蹦一串心.劇本副導 風兒踢踏踩.劇本導演
1981 俏如彩蹀飛飛飛.劇本副導
1982 在那河畔青草青.劇本導演(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 
              小畢的故事.劇本副導(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1983 兒子的大玩偶.導演 
               風櫃來的人.導演(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法國藍特三洲影展最佳影片) 
               油麻菜籽.編劇(獲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1984 小爸爸的天空.劇本策劃 
               冬冬的假期.導演(獲亞太影展最佳導演獎) 
               青梅竹馬.編劇男主角 最想念的季節.編劇
1985 童年往事.導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與我分享您的心得 :-)